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天工开物 > 陶埏(5/6)

陶埏(5/6)

制的陶器,有的只是下半体上釉。至于沙盆和齿钵之类,里面也不上釉,使内壁保持粗涩,以便于研磨。沙煲和瓦罐不上釉,以利于传热煮食。

制造陶釉的原料到处都有,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用的是一种蕨蓝草。它原是居民所用的柴草,不过三尺长,枝叶像杉树,捆缚它不感到棘手(这种草有几十个名称,各地的叫法也不相同)。陶坊把蕨蓝草烧成灰,装进布袋里,然后灌水过滤,除去粗的而只取其极细的灰末。每两碗灰末,掺一碗红泥水,搅匀,就变成了釉料,将它蘸涂到坯上,烧成后自然就会出现光泽。不了解北方用的是什么釉料。苏州黄罐釉用的是别的原料。供朝廷用的龙凤器却仍然用松香和无名异作为釉料。

瓶窑用来烧制小件的陶器,缸窑用来烧制大件的陶器。山西、浙江两省的缸窑和瓶窑是分开的,其他各省的缸窑和瓶窑则是合在一起的。制造大口的缸,要先转动陶车分别制成上下两截然后再接合起来,接合处用木槌内外打紧。制造小口的坛瓮也是由上下两截接合成的,只是里面不便槌打,便预先烧制一个像金刚圈那样的瓦圈承托内壁,外面用木槌打紧,两截泥坯就会自然地黏合在一起了。

缸窑和瓶窑都不是建在平地上,而是必须建在山冈的斜坡上,长的窑有二三十丈,短的窑也有十多丈,几十个窑连接在一起,一个窑比一个窑高。这样依傍山势,既可以避免积水,又可以使火力逐级向上渗透。几十个窑连接起来所烧成的陶器,其中虽然没有什么昂贵的东西,但也是需要好多人合资合力才能做到的。窑顶的圆拱砌成之后,上面要铺一层约三寸厚的细土。窑顶每隔五尺多开一个透烟窗,窑门是在两侧相向而开的。最小的陶件装入最低的窑,最大的缸瓮则装在最高的窑。烧窑是从最低的窑烧起,两个人面对面观察火色。大概陶器一百三十斤,需要用柴一百斤。当第一窑火候足够之时,关闭窑门,再烧第二窑,就这样逐窑烧直到最高的窑为止。

白瓷附:青瓷

白色的黏土叫做垩土,陶坊用它来制造出精美的瓷器。我国只有五六个地方出产这种垩土:北方有河北省的定县、甘肃省的华亭、山西省的平定及河南省的禹县,南方有福建省的德化(土出永定县,窑却在福建德化)、江西省的婺源和安徽省的祁门(其他地方出的白土,拿来造瓷坯嫌不够黏,但可以用来粉刷墙壁)。德化窑是专烧瓷仙、精巧人物和玩具的,但不实用。河北省定县和河南省禹县的窑所烧制出的瓷器,颜色发黄,暗淡而没有光泽。上述所有地方的产品都没有江西景德镇所出产的瓷器好。浙江省的丽水和龙泉两县烧制出来的上釉杯碗,墨蓝的颜色如同青漆,这叫做处窑瓷器。宋、元时期龙泉郡的华琉山山脚下有章氏兄弟建的窑,出品极为名贵,这就是古董行所说的哥窑瓷器。

至于我国远近闻名、人人争购的瓷器,则都是江西饶郡浮梁县景德镇的产品。自古以来,景德镇都是烧制瓷器的名都,但当地却不产白土。白土出自婺源和祁门两地的山上:其中的一座名叫高梁山,出粳米土,土质坚硬;另一座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土质黏软。只有两种白土混合,才能做成瓷器。将这两种白土分别塑成方块,用小船运到景德镇。造瓷器的人取等量的两种瓷土放入臼内,舂一天,然后放入缸内用水澄清。缸里面浮上来的是细料,把它倒入另一口缸中,下沉的则是粗料。细料缸中再倒出上浮的部分便是最细料,沉底的是中料。澄过后,分别倒入窑边用砖砌成的长方塘内,借窑的热力吸干水分,然后重新加清水调和造瓷坯。

【1】【2】【3】【4】【5】【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