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产不仁,吾不信也。」
十二月,北文
相卫襄公以如楚,宋之盟故也。过郑,印段廷劳于棐林,如聘礼而以劳辞。文
聘。
羽为行人,冯简
与
大叔逆客。事毕而
,言于卫侯曰:「郑有礼,其数世之福也,其无大国之讨乎!《诗》曰:『谁能执
,逝不以濯。』礼之于政,如
之有濯也。濯以救
,何患之有?」
使尹何为邑。
产曰:「少,未知可否?」
曰:「愿,吾
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产曰:「不可。人之
人,求利之也。今吾
人则以政,犹未能
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之
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
于
?
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
有
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
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
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
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
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
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曰:「善哉!虎不
。吾闻君
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
,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
也,我远而慢之。微
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
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
而行。」
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
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以为忠,故委政焉。
产是以能为郑国。
卫侯在楚,北文
见令尹围之威仪,言于卫侯曰:「令尹似君矣!将有他志,虽获其志,不能终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令尹其将不免?」公曰:「
何以知之?」对曰:「《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公曰:「善哉!何谓威仪?」对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像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
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
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卫诗》曰:『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言君臣、上下、父
、兄弟、内外、大小皆有威仪也。《周诗》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言朋友之
,必相教训以威仪也。《周书》数文王之德,曰:『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言畏而
之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言则而象之也。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乎惧而归之,可谓
之。文王伐崇,再驾而降为臣,蛮夷帅服,可谓畏之。文王之功,天下诵而歌舞之,可谓则之,文王之行,至今为法,可谓象之。有威仪也。故君
在位可畏,施舍可
,
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像,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州来季其果立乎?巢陨诸樊,阍戕
吴,天似启之,何如?」对曰:「不立。是二王之命也,非启季
也。若天所启,其在今嗣君乎!甚德而度,德不失民,度不失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
孙实终之。季
,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
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
能断大事,
大叔
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
产乃问四国之为于
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
,使断之。事成,乃授
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北
文
所谓有礼也。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产曰:「毁乡校,何如?」
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
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