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左传 > 昭公元年(4/7)

昭公元年(4/7)

意吧!怕的是小国失去了依靠,就让诸侯得到戒惧,而全部怨恨大国,对国君命令抗拒违背,使它行不通。否则,敝邑就等于贵国的宾馆,岂敢爱惜丰氏的神庙?”伍举知道郑国有了防备,请求倒转弓袋子进入国都。郑国才同意了。

正月十五日,公子围进入国都,迎娶后出来。于是就和叔孙豹、晋国赵武、齐国国弱、宋国向戌、陈国公子招、蔡国公子归生、郑国罕虎、许国人、曹国人在虢地会见,这是为了重温宋国盟会的友好。祁午对赵文子说:“在宋国的盟会,楚国人占了晋国的先。现在令尹不守信用,这是诸侯都听说的。您如果还不戒备,怕的是又像在宋国一样。子木的信用为诸侯所称道,尚且欺骗晋国而要驾凌在上面,何况是不守信用的突出人物呢?楚国再次占了晋国的上风,是晋国的耻辱。您辅佐晋国作为盟主,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两次会合诸侯,三次会合大夫,使齐国、狄人归服,使华夏的东方国家安宁,平定秦国造成的动乱,在淳于修筑城墙,军队不疲弊,国家不疲乏,百姓没有诽谤,诸侯没有怨言。天不降大灾,这是您的力量。有了好名声了,反而用耻辱来结束,午就是害怕这个,您不能不警惕。”赵文子说:“武接受您的恩赐了。然而在宋国的结盟,子木有害人之心,武有爱人之心,这就是楚国所以驾凌在晋国上面的缘故。现在武还是这样的心,楚国又不守信用,这可不是他所能伤害的了。武将要用信用作为根本,按照这去做。譬如农夫,只要勤于除草培土,虽然有一时灾荒,最终必然获得丰收。而且我听说,能守信用就不会在别人下面,我还是不能做到守信用啊。《诗》说,‘待人以信,很少不能做榜样’,这是由于守信用的缘故。能够做别人典范的,不会在别人的下面了。我的难处在不能做到这一点。楚国不能造成祸患。”

楚国的令尹围请求使用牺牲,宣读一遍过去的盟约然后放在牺牲上面。晋国人答应了。

三月二十五日,结盟。楚国的公子围陈列了国君的服饰,两个卫士拿着戈站在旁边。叔孙穆子说:“楚国的公子很神气,像个国君啊!”郑国的子皮说:“两个拿着戈的人站在前面来了。”蔡国的子家说:“蒲宫有一对执戈卫士站在前面,不也可以吗?”楚国的伯州犁说:“这些东西是这次出来的时侯,向国君请求而借来的。”郑国的行人子羽说:“借了就不还了。”伯州犁说:“您还是去担心一下你们子皙想要违命作乱吧。”子羽说:“公子弃疾还在那里,借了不还您难道没有忧虑吗?”齐国的国子说:“我替这两位担心哪。”陈国的公子招说:“不忧愁怎么能办成事情?这两位可高兴啦。”卫国的齐子说:“如果有人事先知道,虽然有忧虑又有什么危害?”宋国的合左师说:“大国发令,小国供职,我知道供职就是了。”恶国的乐王鲋说:《小旻》的最后一章很好,我照着那样做。”

退出会场,子羽对子皮说:“叔孙言辞恰切而委婉,宋国左师语言简明而合于礼仪,乐王鲋自爱而恭敬,您和子家说话得当,都是可以保持几代爵禄的大夫。齐国、卫国、陈国的大夫大概不能免于祸难吧!国子替人忧虑,子招以高兴代替忧虑,齐子虽然有忧虑却不当作危害,凡是忧虑没有到自己身上而替人忧虑,和可以忧虑反而高兴,和把忧虑不当作危害,这都是招来忧虑的原由,忧虑必然到他的身上来。《大誓》说:‘百姓所要求的,上天必然听从。’三位大夫有了忧虑的兆头,忧虑能不来吗?从言语来说明情况,说的就是这个了。”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