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他甚至受到成群蒙面人的联手围攻,若非金判一身功力了得,几乎难逃一命。这些还不算,由于盟主有为同道解危脱困的职责,一些镖局便编造藉口向他讨取令符,然后将令符当作开道镖旗使用。致令清誉蒙尘,诋毁四起。孩子,想想看吧!这种种精神以及肉体上的折磨,谁人受得了?”
少年肃容点点头,然后问道:“这些就是金判不作蝉联打算的原因么?”
“这只是部分原因。”
“这只是部分原因?”
“是的,不然的话,他第二次还去大会干什么?”
“难道说他是临时兴念放弃的吗?”
“这样说就完全对了!”
老人说完,微微一顿,少年忙道:“好了,维之现在等待师父再说另一部分。”
老人又白了他一眼,这才重行合目,轻轻一叹,接着说道:“按道理说,金判的这个盟主当初就当得很勉强,事后又受到一再的无情折磨,说什么他也不该再存这份念头对不对?
唉!
孩子,这些地方你就不容易体会了。武林人物有着一个共同的弱点:头可断、血可流!
只是武功也好,人格也好,就是不愿在这两方面遭到别人的怀疑。这便是常有一些武林人物明知武功不敌,而眼睁睁地挺着自己胸口却迎接对方刀剑的原因啊!”说至此处,老人又是深深一叹,方继续说道:“记得么?孩子,你说:韦、武二人谁败了?你又说:金判不败,一品萧怎会当上盟主的呢?孩子!说了你可能不信,全判参加二届大会的原因,就是这个!当然,金判并不知道谁将是二届盟主,但他一想到人家对他不露面二届大会的揣测,就不禁有点不寒而栗。忠厚一点的人可能会说:长江后狼赶前狼,金判能够急流勇退,还算颇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存这种想法的人不会太多,尤其那些嫉恨他的黑道人物,他们会怎么说呢?他们很可能这样四下宣扬:如何!给咱们露了两下,金判吓破胆了吧?”接着说:“那一夜,金判很早就悄悄地到达了落魂崖,他藏身一处掩蔽所在,注意着大会按序进行。最后上黄榜的是眉山天毒叟,金判心底道:好了,我可以不出来了。天毒叟武功虽高,但如说我姓韦的会怕了他才不敢出头,大约无人相信吧!可是,就在金判思忖之际,有人闯榜了!”
“来人是一品萧白衣儒侠武品修么?”
“那还要问?”老人叹了一声道:“一品萧是终南异人无忧子的唯一传人,一身武功出神人化,加之人品英俊,文采风流,侠名遍武林。他这一出来,形势立刻改观了。金判开始注意一品萧的出手,紧张得连呼吸也显得有点急促起来。”
少年皱眉插口问道:“金判何事紧张?”
“因为他知道一品萧一定会胜啊!”“一品萧得胜,金判为何这样关心呢?”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师父前些日子不是跟你说过了么?以金判那等人物,他当然了解这一点,他不关心谁关心?”
“他们之间以前不相识?”
“仅止于相互慕名而已。”
少年忽然身躯一震,叫了起来道:“什么?师父是说金判准备下场竞榜?”
老人点点头,静静地说道:“金判当时确有这个意思。”
“为什么金判肯让了天毒叟却不愿让一品萧呢?”
“因为一品萧名声太大了,金判觉得自己声誉也很要紧。为了前述的原因,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为防今后的闲言闲语,他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少年如身处其境,急忙问道:“师父,快说!后来呢?”
老人悠悠一叹,缓缓说道:“后来么?后来金判的主意忽然改变了。”
“他取消了竞榜的念头?”
老人瞪眼道:“这也要问?”
少年不安地一笑道:“维之是说金判改变主意的原因何在?”
老人闭目缓声道:“那也非常简单。金判看完一品萧的一套萧招之后,他发觉一点,那便是一品萧的成就和他在伯仲之间。
竞争的结果,将有一方之英名要毁于一旦。”
“于是他牺牲了自己?”
老人哼了一声道:“牺牲了自己,抑或保全了自己,很难说。”
“话虽这么说,维之总觉得金判的这种决定非常令人崇敬。”
老人又哼道:“金判本人事后也发觉他的决定值得安慰。”
“这话怎么解释,师父?”
老人缓声道:“大会结束,人全散去,剩下金判一个。金判方待起身离开,忽然眼前白影一闪,竟是一品萧去而复返。”
“回来做什么?”
“一品萧朝金判藏身处恭恭敬敬长揖施礼道:“如小弟没有猜错,上面定是韦大哥了,小弟对大哥仰慕已久,敢望现身赐见为幸。’”
“啊啊!一品萧好厉害!”
“这就是金判为自己明智决定感到安慰的原因。后来二人携手崖顶,畅论各派武学,愈谈愈觉对方可敬。由此而后,二人便成了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