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倾听,更显得深藏不露,智若大海。
又过两巡,方天逸起身告辞,那三公子也告罪起身,方天逸拱手向众人作了一个罗圈揖道:“今日诸位盛情,小可绝不敢忘,艾。吴、魏三公子更是少年英俊、一国之彦,能与三位同席,实是小可平生之荣。”
那艾公子道:“自古豪杰本若先生之大勇也!”
那魏公子对众人道:“所谓千古荚雄人物,就如方先生!”
众人纷纷喝彩,方天逸心中迷糊,彩声中,只见厅中百余双眼睛都望着自己,目光中充满了敬爱和钦服。
方天逸便欲回到客舍,那河南大豪早着人将他行李搬来,方天逸推之不脱,只得和他盘桓两日,再三谁说急事,那河南大豪率众步行相送,出城卅里才依依而别。
方天逸一路往嵩山行去,沿途上每到一处总是有人准备好一切,住的都是最大庄院,吃的都是上好山珍海味,而且各地豪杰纷纷拜见。他越来越是糊涂,也不便多问,偶而打听几句到底是何原因,厚待如此,众人便纷纷赞他谦虚,也不多说。
这口行到嵩山,才到山脚之下,忽然山上灰影连闪,从正路上走来五个和尚,那为首的正是名震武林的两门使者慧真大师。
方天逸想到上次和少林僧冲突,不知对方来竟如何,他总是防人一着,运气全身,上前半步正要开口,那慧真大师合十道:“敝方丈得知施主驾临,特遣小僧迎接。”
少林一脉多年为武林之尊,那慧字辈僧人,当今之世已是寥寥无几,辈份何等尊贵,方天逸连忙行礼拜倒,慧真大师一扶,方天逸仍是躬身拜了一拜道:“小可待来少林请罪,还请大师多多担当。”
慧真道:“施主乃天下第一奇人,前次误会多所得罪,还请施主宽恕哩!”
他语气之间完全是以平辈口吻,方天逸想到上次要逮捕自己,出掌击伤自己的是他,如今热忱欢迎的也是他,天道变化真是不可逆料的了。
方天逸跟着慧真大师直往嵩山行去,行了半个时辰,到了少林寺大厅正殿,慧真大师远远传声道:“事告方丈,施主到!”
忽然一阵乐声,正厅中走出三个僧人,当中的正是当今少林掌教不死和尚,手持念珠缓缓向方天逸走来,后面跟着数十名高矮僧人,一律灰衣僧履,气势隆重庄穆。方天逸一生之中也见过不少大场面,这时见少林不死和尚亲自来迎接自己,心中真激动得什么都不能想,一时之间手足无措,好在他本性冷静,略一沉吟,连忙上前拜倒地下道:“末学晚辈方天逸,拜见不死禅师。”
那不死和尚微微一笑合十回礼道:“施主来得正好,就请前去观礼,少林第卅六代弟子出师大典。”
方天逸一惊忖道:“少林弟子出师,历来是武林中最隆重大典,来的都是一代宗主,或是名门主持,我却凭什么资格?”
当下连忙谦辞道:“晚辈德薄能鲜,岂敢违礼,晚辈前来贵寺请罪,此中因缘尚望禅师能拨时予晚辈陈述。”
不死和尚微笑道:“此事老衲已尽知就里,施主含冤不辨,甘为天下作罪人,我佛常云‘我不久地狱,谁入地狱’,施主年轻若斯,却能领略个中精意,错非天纵之人,宁能如此?”
以少林掌教之尊,从他口中说出的话,当真是点石成金,势成定论,少林诸僧从未见不死禅师如此佳许别人,都不由齐向方天逸又看了一眼。
方天逸灵机一动忖道:“难道我用计骗倒凌月国主,促使安大人大捷的事让天下人都知道了?可是此事知之甚少,我此行少林便是要说明此事,以白沉冤,不死和尚怎么先知道了。”
他沉吟不下,跟着不死和尚进了正厅,只见厅中前排设着几个蒲座,当中坐着的正是白发萧萧的天山掌教周真人,美丽的尹师姐侍立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