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两道剑气急冲而出,穿越在人群中,击伤不少修士后,终击中这两个逃窜的元神,将其神形俱灭
白庸愣了一下,叹了一口气,没说什么这并不是因为对方是他的师傅不敢说,而是对于那两位,他只是觉得不忍杀,而不是认为不该杀他不杀,只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在可杀可不杀中偏向了不杀,但若被别人杀了,他也不会为其喊冤,顶多叹一句,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只是这一下,却令那位劝架老和尚看不过去了,一边摇头一边叹气道:“他已自尝恶果,何必再造杀孽”
这位老和尚敢在众人受利益蛊惑的时候毅然站出来,站在对立面上,这份勇气值得嘉许于是东方易没有无视这位和尚,认真回答道:“与jān佞小人有何话可说,这等狼心肺腑、毫无仁德之辈,比牲畜无良知,比起无力的言语,三尺青锋能教导给他们什么是做人的道理如果造一份杀孽能够让这世上少一名恶人,造再多杀孽我也愿意承担”
“修道之人理应心存善念,容他有再世为人的机会,放他一命,也算是一份善德”
“心存善念,并不意味着就要同情心泛滥,大师所谓的善念,只是妇人之仁罢了须知,杀一恶人,如行百善”
老和尚悲悯道:“我们毁他肉身,已是报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的机会”
“除恶务尽大师能誓保证他能改过自吗?倘若他没有改过自,而是继续为恶,甚至变本加厉的作恶,不知那些后来又无辜丧生在他们手中的亡魂,该算在谁的头上?是不是该由大师来承担呢?比如说一句怨话,如果当初不是大师你同情心泛滥,放了对方一马,那么就不会有后来遭到迫害的无辜者”
“道君杀意太盛,须知得饶人处且饶人…”
东方易渐渐有些不耐烦:“哈,我学圣人言,只知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却不知这句‘得饶人处且饶人’是哪位圣人说的话?”
“这…”“做坏事还有善报,这天下岂非人人都想做坏事?”
“劝人行善,是律己之道,而非纵人之道”
“天下百姓能分得清律己之道和纵人之道的区别吗?他们只求一个善恶有报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举头三尺有神明而不是是非不分,曲直不分的一味纵容,那些丧生在恶人手中的亡魂,他们的冤屈该由谁伸张由大师的慈悲为怀来伸张吗?”
老和尚被说得哑口无言,良久之后,又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不能说服道君,但善恶有报,过重的杀戮,只会让自己沾染上过多的因果,这对证道而言,也是大为不利非是为了别人,就算是为了自己,道君何不放一放手中的屠刀,多留人一条活路,也是多给自己积一份功德”
东方易觉得这位怎么就跟牛皮糖一样,甩都甩不掉,于是道:“大师做的好生意,懂得行事要源远流长,不能竭泽而渔”
老和尚疑惑不解“何意?”
“你今日大善心放了他一命,自然是积善德而他逃得一命后再去害人,杀再多人也与大师无关,接着他再为恶,大师再抓住他,然后再大慈悲放他一条生路,积一份善德,接着他再为恶,大师再抓住他…如此循环反复,善德功德无穷匮也至于恶人所杀的无辜者,又与大师何干呢?倒不如说,他犯下的罪孽越重,大师的功德越大以他人xìn命换取自身功德,这天下再jīn明的商人也不如大师jīn明,将他人xìn命当做本钱,可谓没本万利,这笔买卖当真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