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百花图卷 > 第六章庄周开示真功德(2/3)

第六章庄周开示真功德(2/3)

此万法末世之人通病俗,自恃聪明智慧,鄙薄大,视境界为笑谈,视力量为唯一,以圣为怪,以,自私自利,无可改也,以是辈人多,虽圣人不能救,此末世之所以为末世。

庄周便“也罢,我便传你个法儿呗,此法自心经中一句,照见五蕴皆空,其中关键,又在一个照字上,传自观世音菩萨,是菩萨的法门,我今传汝,汝可用心修持,渐见五蕴皆空,这份功德便得矣。”

以初修之心,便定修行,以为以后都需如此如此,不可变化,此不谬乎,则修行前后究竟又有何异,既然初修之时便已确定一切,此后都无变化,岂不是圣人和初修无异,凡人无需改变便为圣人,此不谬乎。

且说孔雀国主得庄周传了观照自心的法门,这甚浅,正合他用,当下心中有悟,一时只觉世间荣华富贵,得意,俱都尘烟一般散去了,不觉心清气,见庄周又闭目调息去了,国主如何不知,当下起告辞,躬退着了大殿,只留庄周一人坐在殿上。

说着便和国主解释其中关键,且说庄周自己悟得太一,太上又在函谷开示太上忘情之法,甚至连释迦尼如来都在金刚经中传下法门,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都是无上降心妙法,庄周却独独只传了一个菩萨的法门,并非庄周吝啬,而是人之有浅,以国主的天分,便只能修这菩萨的法门,太上和太一的大,都不是他所能明白修证的。

非大智大勇之人,不可修

“何为佛陀,明心见,能辟业力者为佛陀,是故世上,唯有佛陀不惧红莲业火,其他虽是大罗金仙,也要小心谨慎,勿令业火缠,以致永世沉沦,不得超脱,也因明心见,便是佛陀,是以是功德第一,超胜其他一切功德,而今孔雀国主问我如何求这份功德,其实便是问我如何证佛陀果位,也罢,看在金灵面上,便传他一个法儿,至于成与不成,却与我无关了。”

孔雀国主心中喜,恭声又问“而今弟愿发大乘心,祈仙师再行慈悲,教弟如何得了这份功德,弟激不尽。”

与天渐近,与人渐远,这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扬弃旧我,迎接新我的过程。

能破旧执,是为大智,能弃旧我,是为大勇。

庄周暗想“明心是功,见是德,这是佛门修持佛陀果位的法门,盖金仙以有为法尽,元神大圆满,三,五气朝元为标准,此后便是金仙,佛陀以无为法第一重,至人无我为标准,此后便是佛陀,是故成了佛陀之后可能无降**力,被人一板砖拍死,成了金仙之后也不是便枕无忧,虽有无量神通,却须防三尸未斩,因果纠缠,陷红尘杀戒之中,此是定理,若是不证佛陀果位,不能斩去三尸,明心见,虽是金仙,也一样经受不住业力,唯有明心见,才不受此困扰。”

非为最上乘者,不能得此功德。”

圣人与世同尘,混俗和光,在众人之中而众人不见其异,如济公等后来传诵的神仙,颠颠倒倒,以奇言异行哗众取,实在有些不知所谓,毕竟德不足,便是庄周之前所持的,大无情,弱,其实亦有所源,这个便是天,然则只看天不敌释迦,战败而走,便知天虽然自成系,仍是下乘,不为至

庄周并不去理,其中自有缘故,他耗了那么大本钱,探过去庄严劫的历史,所得又怎么会只有一,其中有无数好,都要一一实现,若是

是故禅分南北,有顿渐之分,南禅只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传的是顿悟的法门,北禅却是为一切人说,讲的是渐修,通过刻苦的修持守戒来达到目的,北禅虽说看起来境界差了,却是对一切人说的,虽是发大乘者,发最上乘者,亦不能只顿不渐,只悟不修。

者太上,太上忘情。

初修仍同凡人,以凡人之心揣太上,自以为太上也不过如此,岂不谬乎,天人有别,此太上之所以为太上,凡人之所以为凡人。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