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换面,更传书让姜万宝作好最坏的打算,刘玄对自己与小刀六的关系并非不清楚,是以,很有可能会拿小刀六留在南阳的产业和生意开涮,这对他们在南方的发展极为不利。是以,林渺不能不让姜万宝和天虎寨的人小心防备,并将大部分人力和资金向北转移。他可不想让自己在刘玄手上大败一笔。
刘玄绝不想让人知道他与魔门有关系,这样只会使他难容于天下正道。是以,刘玄绝不会容忍林渺活于世上,这是可以肯定的。
当然,眼下宛城尚未被攻下,刘玄仍不会对汇仁行的产业进行打击,因为他尚有许多地方需要用上这些人。是以,姜万宝这段时间还是安全的,但过些日子就很难说了。因此,林渺必须要在这段时间把宛城的产业转移,这也是刻不容缓之事。
不过,在淮阳,有许多天虎寨的兄弟,传达消息极快,而这些人知道林渺回来了,更是喜不自胜,知道林渺在河北之事,皆斗志极高,更有动力。
林渺并不想太过暴露自己的身分,在淮阳也显得极为低调。
宛城,四门皆闭,城中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兵,皆不得出城。
事实上,城门根本就不敢打开,否则义军会如潮水般涌入,使宛城不攻自破。
虎头帮大部分帮众已经迁出了宛城,那是因为害怕严尤入城之后对他们进行报复,而后来因绿林军围城,想入城都没有机会。
绿林军并无大举攻城之意,而是采取在城外四面扎营,以死围宛城的策略。
事实上,城中的粮草并不充足,虽然城内在战时采用各种渠道屯粮,可是供城中十数万军民之用,又岂是这临时屯粮所能够解决的?这一点姜万宝也极清楚,因为他也是曾为宛城筹粮的人物之一。
为宛城筹粮,是岑彭来请他帮忙的,宛城之中银子有的是,但却少粮,是以姜万宝乐得买给岑彭一个人情,毕竟他曾是岑彭手下的一名谋事,虽不得重用,却也多少有点交情。
何况,为宛城筹粮乃是个肥差,因此,姜万宝知道城中的存粮顶多只能维持两三个月,过了两三月便会粮绝,若无救兵的话,宛城惟有落个举城而降的命运。
这也是刘玄此次攻打宛城的主要策略之一,今日的宛城乃是坚城,城中安插的内应已经给拔除得差不多了,因此,想破这般坚城,惟有死困一途,别无良策。
刘玄自然不会死守在宛城之外,此刻他已是更始帝,最要紧的便是发布复兴刘氏江山的诏告,更让刘寅和刘秀兄弟二人兴兵北伐。在宛城之外只留下刘玄、王常、朱鲔、陈牧四人主持,王凤、王匡则与刘秀兵分两路直逼洛阳,遇城破城,遇镇夺镇,义军之势锐不可挡,各地的豪强纷纷响应,皆杀官而反,自称将军,改用汉朝的年号,只待刘玄的诏书便立即归顺。只在十数日之间,南阳、弋阳、南郡、南乡诸地响应者多达十余万,是以,王凤和王匡、刘秀兵马所过之处,各地的豪强望风而附。
绿林军发展之速让林渺也感到意外,而这一刻,他也看到了所谓的汉室正统是多么的有号召力,尽管汉哀帝和成帝之时天下间民不聊生,但是汉室毕竟有过辉煌的历史,与王莽的苛政相比,百姓依然怀念往日的时光,而且在这些百姓的思想里仍保存着那些最愚蠢、最纯朴的思想,也便是对皇族的尊崇,使他们认为天下是刘家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无法改变过来。是以,刘玄打出复兴汉室的口号,立刻使旧汉的一些老臣和各地的豪强认为刘玄才是真主,一时之间,连赤眉军也给完全比了下去。
当然,王莽的大军也正在向洛阳结集,这也是绿林军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林渺赶到小长安集,已是离开枭城的半月之后,小长安已经全都变了模样,商旅减少许多,到处可见绿林军。刘玄虽为帝,但却无都城,其帝号是有名无实。是以,在其所居的寅阳附近圈为军事之地。不过,小长安集尚算平静,今日的绿林军,军纪严明,与民共生,无人敢稍为犯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