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主意已定
讨论这么重大的政事,没有什么结果出来就宣布让众臣散了,倒是让刘逸有些意外。
原本刘逸在得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他感觉这次朝议肯定会ma上决定派大军出征平叛,但主持朝议的李治没有zuo出决断,这是为什么呢?
不成是坐在帘后的武则天对李治说了些什么,让他下不了决心?
刘逸脑中ding着一个大问号走出了武成殿,准备和裴行俭一dao回去,和裴行俭说说这方面的事,但就在他和裴行俭说着话走出一段距离时候,一名宦官匆匆跑了过来,对裴行俭和刘逸说dao:“裴尚书,刘将军,天后娘娘有请!”
裴行俭和刘逸对望了两眼,两人眼中都充满了惊疑,却也没说什么,跟着那名宦官一dao往仙居殿方向而去。
刘逸和裴行俭刚刚赶到仙居殿外,一shen女官装束的上官婉儿从殿内出来,对裴行俭和刘逸行了礼:“裴尚书、刘将军,天后娘娘请两位进去!”
刘逸一眼探询的眼睛盯着上官婉儿看,上官婉儿的眼神却是很复杂,让刘逸读不出其中的意思来,只是当着裴行俭的面又不好问,只得一肚子郁闷地跟着上官婉儿走进内殿。
刘逸跟在裴行俭后面对武则天行了礼,武则天在受了礼后,没有任何的客tao,而是直接问站在前tou的裴行俭:“裴尚书,本gong想问你,为何突厥人的叛luan会这么快就反复了?”
“回娘娘,依臣所见,定是上次对突厥人的打击力度不够,没有让突厥人感到害怕所致!”裴行俭恭敬地回dao。他也在感叹,正是因为朝廷班师的命令,让数十万大军尽数从yin山一带撤回,那些已经踏上征战漠北各bu的军队也先后退后,正是我大军这样虎tou蛇尾的行为,让安北一带的诸bu落以为我大唐军队无法chang时间在草原上征战驻留,这就让一些tou领有侥幸心理,想着我大唐在短期内不可能再次组织力量进入安北特别是大漠以北一带,即使朝廷有可能zuo出的反应,也只是小规模的干预,不再会有数十万军队出征的事情出现的。
“刘将军以为呢?”武则天问刘逸。
“娘娘,臣以为裴尚书所讲正是主要的原因,”刘逸行了一礼说dao“此次叛luan的是上次曾受我打击的阿史德温傅的残bu,还有上次曾支持过叛luan的阿史那伏念bu,曾觉得,突厥人再次叛我大唐,若不给予其坚决的打击,安北一带跟着响应的其他bu落一定会越来越多,甚至连安西一带的突厥人也会跟着作luan,那我大唐边关将会动dang不安,所以臣觉得一定要派大军进剿!”刘逸稍稍的停了下,再加重语气说dao“臣愿领兵出征…”
刘逸说这话的时候,有些下意识地瞄了一眼在一边侧立,正留神听他们说话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满脸jin张,脸色也有些发白,不停地在用眼睛瞪着他。
“娘娘,刘将军所说的甚在理,臣也认为,必须要举大军进剿平叛,在叛luan之势没有大规模曼延之时,就将所叛之bu尽数歼灭,同时派遣大军进入漠北,威吓各bu落,并准备在安北一带chang期驻守!”裴行俭说的也很是坚决“臣觉得,刘将军在前些曰子所提之策非常在理,这些能有效加强对北胡bu落控制的治理手段,一定要付诸实施!臣愿领军出征,并chang期驻守安北…”
听了裴行俭和刘逸所说的,武则天未置可否,眼睛不断地在裴行俭和刘逸的脸上瞄来瞄去,好一会才开口说dao:“若我大军再次出征平叛,吐蕃人趁机攻我边境,那如何是好?”
听武则天这样说,裴行俭和刘逸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一丝欣喜,看来武则天也是力主派大军出征平叛的,只是担心西北的青海一带的吐蕃人会有动作,只是吐蕃人的威胁还是潜在的,突厥人的叛luan是实实在在的,已经发生的叛luan必须要将其平灭掉才可以的。
当下裴行俭再说dao:“娘娘,臣觉得,安北敢于与我大唐对抗的突厥人力量已经今非昔比,经年初的一战,突厥人元气大伤,已经没有可能再有数十万的人ma与我大唐对抗了,因此臣以为此次出征,只需不到十万的人ma,即可以将突厥人的叛luan平灭,为防吐蕃人的进犯,朝廷可以调遣大军在西北从青海到松州一带布防,严防吐蕃人可能的攻击,我大军据城坚守,吐蕃人没那么容易占便宜!”
“哦,裴尚书认为只要十万人就可以将突厥人的叛luan平灭了?”武则天稍稍的有些惊异,又有些如释重负的味dao“你有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