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俸禄当然也不成,那只会加重官员心中的不平衡。微臣以为,当另立一个司法机构专门考察官员是否称职。这司法机构直接向陛下负责,可随时调用各地方上的衙役合调查。这个机构,除了俸禄少外,而且要求严格,一旦有贪污受贿之事,数额超过千元即可斩首。”
“嗯,那你就用心去吧!”李世民
。
“现在是你掌朝务,你自己觉得怎样就怎样。”李世民觉得这办法倒可以试试,就算不行,到时再撤掉这个机构便是。
劣的就不再是以往关注的粮、国库是否充足了,而是看有多少人想当官。为官者,当解民之困、急民之所需,更多的是一
奉献
神。如果大唐
民对当官趋之若鹜,那么就说明当官是有利可图的,抱着这思想当官的人,必定会贪赃枉法。”
“这能行吗?谁会愿意到这样的机构任职啊?”李治还是很怀疑。
刚才王浩然跟李治的讨论,李世民一直没,就是想看看王浩然会如何向李治
言,好在王浩然没有像之前跟他
言那样拐弯抹角或是使用伎俩什么的,而且王浩然对整件事的分析对李治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放心了很多,故而又对李治说
:“浩然一直都是很好的治国良臣,要不是他不愿意为官,寡人早就把宰相的位置给他坐了。以后你若有什么难题或是重大事务,要多找他商议。”
李治睛一亮,而后又觉得这并不容易实现,说
:“一个这样的机构需要的人虽然不用很多,但大唐地域之大,就算是各州郡只设一个,那人数的需求还是大的,会有这么多的人愿意
这样的机构吗?”
“确实不会有什么人愿意去这样的机构,但那些嫉恶如仇的人却愿意在这个平台上大显手。另外,朝廷还要向外大肆宣扬这个机构,让大唐
民知
,只有真正
国
民的人才能
这个机构,把这个机构造就一个正直无私的
碑。当然还要在这机构里面也要多宣扬守护这
碑的思想。而且将来陛下也可从这机构里选用合适人才加以重用。”
“那还得减俸禄不成…”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李治更纳闷了。
“宁缺毋滥,对这机构的人的要求切不可降低门槛,人手不够,就先设几个示范
好了。”
“孩儿谨记父皇教诲。”李治转又对王浩然行礼
:“以后还请姑父多指
了。”
“父皇,您觉得如何?”李治还拿不定主意。
“陛下言重了,微臣为大唐驸
,自然要为大唐
一份力了。”王浩然惶恐的起
还礼
。
经过一番商议,李治给这机构取名为廉政司。至于抑制商人的事,除了增加税收外,还增加了不少商业门槛和限制,而且但凡投金额超过一百万元的商
,都会受到不同等级的监察。这些都将在下次早朝时正式提
,李唐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专治,特别是李世民在任的时候。
“孩儿想试试。”见李世民不反对,李治便跃跃试了,这可是他
为皇帝后
的第一个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