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独家皇后 > 第205章番外之天行常健地势恒坤(7/10)

第205章番外之天行常健地势恒坤(7/10)

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坐上了内臣衙门里的头把交椅。司礼监是十二监之首,非皇帝倚重之内臣不可入,而掌印太监更是司礼监的重中之重,权力既大又能时时得见天颜,实打实的御前红人,满宫里的内监做梦都想巴结的头号人物。

太监梁芳、韦兴等人是万贵妃爪牙,仗着万氏的势专权用事、目中无人,但见了怀恩就跟耗子见猫似的,平日眼睛长在脑袋顶上的也得鞠着腰恭恭敬敬喊怀恩一声“爷爷”

祐樘从前只是觉得怀恩懂的东西很多,对他不呼伴伴而尊称一声戴先生,后来发现这位戴先生实在是个厉害的。

若不厉害,这样忠直的人,怎能在小人环绕的内官衙门里一路爬上来?如今又将一群上下蹦跶的小人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个中手段不容小觑、

怀恩还让他看到了什么叫外圆内方的处事之道。他父皇身边多是溜须拍马的传奉官,但怀恩这样的謇谔正臣却能在司礼监太监的位子上多年屹立不倒,着实令人称奇。怀恩因是在御前伺候,还常搭救他父皇要处治的直臣,使的法子也是随机而出,有时是对他父皇好言相劝,有时跪地上就哭,倒把他父皇弄懵了。

他看得很清楚,怀恩之所以能一面办好事一面固位,一是会揣摩他父皇的心思,会随机应变,二是能力的确出众,他父皇也知道怀恩是个得力的左膀右臂,有时虽也嫌他烦,但却没想过换掉他。

给他授课的先生们也各有各的处世之道,他觉得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即便是品行不端的小人,身上也有可取的智慧,他不仅要读书,还要读人。他需要学的还有很多。

不过他却越来越不知道要如何与他父亲相处了。

出阁讲学之后,日子变得越加充实,但也愈发艰难。父亲对他越来越冷淡,这个冷淡随着他弟妹的增多而日逐有加无已。父亲常来查他功课,但明眼人都能瞧出与其说是考察不如说是刁难,只因他功课做得太细致,极少被难倒。

如果说当年母亲去世时他对父亲有些寒心的话,那如今便是一日比一日更失望。

而今,他又要提防万氏和邵氏的明枪暗箭,又要提防自己父亲的刁难,每日都如临深履冰。更令他心凉的是,他发现自己的身体似乎调养不好了。

从他记事起,他就在频繁生病。母亲与他说长大了就好了,他也认为长大了会好起来。可他调了这些年也没有起色。太医们也束手无策,支支吾吾说是幼年时亏空得太甚,只能慢慢养着。

显然,这副病体是要跟他一辈子了。

他开始频频静坐,思考他的过去与未来。亦或什么都不想,只是头脑放空呆呆坐着。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佛经。都道佛可渡人,那么是否也能将他从烦恼的此岸渡到清净的彼岸呢?

他搬到清宁宫后,身边添了些新人,太监覃吉便是其中之一。覃吉性耿直又有学问,常对他口授四书章句与古今政典,规导他的言行,他对覃吉十分敬重。但覃吉不准他看些杂七杂八的书,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佛经。

一次,他正捧着佛经看得入神,覃吉忽然进来,他瞥之低声惊呼:“伴伴来了!”说着话便忙盖住佛经,迅速抽出底下的《孝经》捧起来看。

他的动作眨眼即就,快得很,但因方才看佛经太投入,实则已经慢了一步。

覃吉不露声色地走至他跟前,规规整整地跪下,径直道:“殿下在读佛经么?”

他定了定神,略略心虚道:“没有,读的《孝经》。”

覃吉竟似真的信了,伏地叩首道:“甚好,佛书荒诞,不可信。”

覃吉说话间,心里不由慨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竟去看佛经,想是他心中积的愁苦太多,实在无可排解了,想想也是冤孽。

祐樘眸光微凝,略显迷惘。

佛书荒诞么?那他该寄心于何处呢?

成化十八年十二月初六,御制《文华大训》撰成。这部书是成化帝命一班翰林学士采辑编撰而成的,专为给皇太子授课用。《文华大训》共有进学、养德、厚伦和明治四纲,讲的皆是修齐治平之道。

书是好书,但成化帝规定,太子听授时必须撤案降座,立着听。皇太子虽只有上午有课,但上午的课要持续近两个时辰。寻常成人站两个时辰尚且受不住,何况是个体质羸弱的十三岁少年,更遑论还要集中精力听课了。

这规矩一出,讲官们私底下都议论纷纷,怕太子熬不下来。但他们渐渐发现,他们太小瞧这个少年了。

太子仍旧如从前一样,听课时始终专心注目,不移视听。讲官们暗暗称奇,疑心太子中间干站着跑神儿,遂故意在课后考问,结果太子对答如流。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