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四十六章 宗教战争(上)
明人,相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终究是异族,草原人可以臣服于强者,一般来说,只要你保持一直强大,他们就不会背叛。但这也是相对而言的,草原人不会对异族付出忠诚。就现在的达达人来说,他们也不会对明人有什么忠诚可言。不guan是哪个民族,除了那些天生的nu隶zhong族之外,一般都是有排外xing的。
不过呢,辽国这一百年来的作为别的倒没什么,但这一百多年来他们一直都在对大漠用兵,草原上的达达人、塔塔尔人、汪古直人还有蒙古人等也不是没有向辽国表示过臣服,而辽国也是异族人,从这一点上来说,明人和辽人没什么两样。
辽国的底书打得好啊!
铁木真可以以千hu制度将整个大漠收入nang中,只因为蒙古也是草原上的一员,草原上的人可以接受他,但若没有辽人打下的底书,明人这么zuo不过是在找不自在而已。幸好,辽人将整个乌古、敌烈都置于他们的直接统治之下,而明人接手了这zhong统治,也就是说,乌古人、敌烈人,现在还加上蒙古人,是chu1于大明朝的直接统治之下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整个草原都不接受明人入主大漠,但乌古人、敌烈人和蒙古人不会这么看,他们不得不接受这就相当于,大明天书实际上已经兼任乌古、敌烈、蒙古三bu的大汗。
乌古人一直都没有领,敌烈大王知情识趣,自去了王号,蒙古人更惨。大汗和贵族绝大bu分都战死,连整个bu族都被分拆了,现在。乌古人成了光武城的城民,敌烈人去难河为大明看守北疆,实力大为削弱又被分拆的蒙古人则和回跋一bu一起镇守三河之西,即使整个大漠都起兵反明,但有这三bu存在,他们能对大明造成的伤害极其有限。
达达人,克烈人,汪古直人,还有塔塔尔人。他们都明白这一点,他们不能够真地拿大明朝怎么着,但大明朝一旦动雷霆之怒,整个大漠都会成为白骨盈野鲜血漂杵之地。他们别无选择,虽然明人是异族,但他们也只能选择臣服。
而克烈人却更进一步,直接弄了个“特穆尔汗”出来。实际上克烈人的这zhong相当于主动投诚的行为得到了极大地回报,虽然克烈九bu也被分拆,也被划分为若干个千hu万hu,但克烈人终是回到了他们梦想中的故乡,大明天书将整个鄂尔浑河上游地区都划为克烈人的游牧地,对于那些克烈tou领贵族来说,除了担任千hu、万hu的职位之外。大明天书允许他们保留各自原本的nu隶、牛羊还有财产。若nu隶通过广恩令脱籍,大明朝会对其主人作出补偿的。
当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克烈人,这些辽人眼中的九姓阻卜,他们被辽人压着打了一百多年,早就是元气大伤,甚至差点步入乌古敌烈人的后尘,他们即使想反抗也没那个实力了。还不如光gun点自己主动些得了。至少还能落个好。
而汪古直人就没那么好命了,汪古直是白达达的别称。又叫漠南达达,这是先唐时期地沙陀突厥和当时的漠南室韦人杂jiao的后裔,大bu分都是白色人zhong,当然,靠近中原生活了这么几百年,原本的白色人zhong现在也差不多跟黄zhong人没什么区别了,不过从肤色样貌来说还是能看出些不同。汪古直人因为靠近中原,受汉人地影响很大,汉化程度很shen,又因为靠近夏国,受党项人的影响也很大。党项人在这个时代以野蛮著称,受党项人的影响,谟葛失bu室韦人年年劫掠中原抓捕nu隶和女书,被林靖文一怒之下下令灭族。而汪古直人还好些,他们虽然也偶有劫掠中原之事,但传统上,他们毕竟是游牧民族,主要还是靠放牧为生。汪古直人shen受汉化,又chu1于辽、夏、达达、室韦四个势力的夹feng之中,养成了典型的墙tou草xing格,哪边势大就往哪边倒,一直以来也没吃什么大亏。不过这次不一样了,达达人和室韦人臣服于大明,辽人眼看蹦不了几天了,夏国吭都不敢吭一声,汪古直人还能怎么滴?直接被林靖文下令分拆,一bu分汪古直bu落被划分为若干千hu,还有一bu分则迁去辽东本土的河北郡林靖文是看中了他们是白色人zhong,白色人zhong啊,那是甲骑最好的兵源。
另外,千hu制度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何况千hu制度本来就不是控制力强的一zhong制度,同化才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经济?文化?这些同化手段需要时间,往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才能看到效果,但还有一zhong同化手段的效果可以缩短同化地时间,那就是宗教,pei合经济文化等手段,宗教往往可以在几代人之内就能同化一个民族。日耳曼人从未屈服于罗ma人,在匈nu入侵欧洲之后,日耳曼人更是借匈nu人之力一举覆灭了西罗ma,并入主其地,日耳曼人在西罗ma地废墟上建立了法兰克、lunba第、西哥特、汪达尔、撒克逊、盎格鲁等一系列王国,4世纪末日耳曼人入侵西罗ma,而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