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看着康熙,眼底满是放心不下。
“四爷,您先回去吧!您从昨儿跪到现在,这身子可怎么受的了啊!”李德全也忙上来劝到。
“四爷,您先回去吧,臣妾替您在这陪着皇阿玛。”我走过去拉了拉胤禛,在这样下去,他恐怕就真的吃不消了!
“福儿啊,你也和胤禛一起回去休息吧,有弘历在这陪着朕就够了。”康熙抬起头,嘴角始终挂着抹笑。我心下一震,自我嫁给胤禛这近二十年的光景里,康熙还是第一次叫我的闺名,瞬间被莫明的感动在心下侵袭了一遍又一编,久久不能平静…
康熙大帝—这位有着无数威名的千古一帝,这一生中,他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订《尼布楚条约》;西征准葛尔;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叱诧政坛,御驾亲征…多少雄才大略,多少丰功伟业!看着那个曾经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一代帝王,如今却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因九子夺嫡,手足相残而终日郁郁寡欢,身心憔悴的躺于病榻之上,他这一生到底是幸抑或不幸?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获病已近半个月光景,却仍旧不见好转,今日又意外的连续三次召胤禛于榻前问安,让人不禁为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捏了把冷汗。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午夜,康熙大帝驾崩,众皇子入宫守孝。
“小姐,该用膳了。”香儿走了进来,轻声的唤到。
“最近有什么消息传出来吗?”我反复端详着桌子上的花盆。
“那拉福晋下了令,任何人不得离开雍王府一步,至于现在外面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香儿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叹了口气,出神的望窗外。胤禛进宫守孝已经两天了!这两天以来却是一点儿音训都没有,弘历也没有回来。从康熙驾崩的那日起,紫禁城所有通外的城门全部关闭,任何人不得擅自离京。现在所有的阿哥和大臣们都应该聚集在皇宫里面商讨即位之事,可是两日过去了,康熙的遗诏还是没有颁示天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福晋吉祥。”进了正厅,我福了福身子。
“福儿?!”那拉氏一愣,忙上来扶我“我还以为你不来呢,正想端到你房里去呢!”
“劳福晋挂心了。”我笑了笑道。
“爷…有消息了吗?”年氏一脸期待的看着我,我垂下眼,轻轻摇了摇头。
“哎~~”年氏长叹一声,坐了下来。
“姐姐且莫挂心了吧,四爷不会有事的。”看着年氏这般忧心的模样,心里好生难受。
“好了好了,都吃饭吧,谁也不许再愁了!”那拉氏掩去心里的不安,努力的牵出一抹微笑安慰着我们。
用过晚膳,回到房里,我依旧精心修建着我那一盆榕树,每剪一下,都细细端详,好不仔细。
“小姐…”
“怎么了?”嘴上问着,手里的活却依然没停,枝枝杈杈间不断的舞弄着剪刀。
“四爷这一去好几天,难道您一点都不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