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得很!”是!他的兄长在即位后便摆明车马,要为母后报复,一连串的处置令朝野震惊,却就是没有动直接赐死母后的康仁太妃!他劝过,更加不解,但是,现在,他哪里还会不明白兄长的算计!挟废帝之势,康仁太妃想立自己所出的景王一系为帝。
太妃、太后,一字之差,在后宫,却也无异于天壤之别。
她以为无人会反对。
的确,庆恩宫中,议政厅诸臣无语,皇室宗亲无语,他与弟妹更加不敢开口,但是,有一个人开口了。
“先皇从未废后,赵后薨,治葬皆从中宫之礼,后育三子,安王失德,嫡次子犹存,焉能以旁系主祭宗庙?”永宁王世子正色而言,随后,寿仁殿内一片附和之声,帝位就此而定。
阳骐衷记得一个月前,仍在孝中的永宁王世子,一身墨服,恬淡从容地问他:“殿下是否仍视皇上为兄长?”“自然!”他不解,却答得斩钉截铁。
永宁王世子没有再问,只是,低头行礼,送他到王府正门。
除此之外,他与元宁第一名门的掌权人从无交集,也不敢有所结交。
登基之后,他很坦率地询问永宁王世子为何要立自己。
“虽然臣并不认为文肃皇后完全无辜,但是,前鉴不远,臣与世族各家又怎么会重蹈覆辙?”永宁王世子也答得坦白,随即却无奈地叹息“元宁现在需要圣明天子,先皇一系的确要比景王的子嗣的优秀…”一年前,永宁王战死伏胜关,跟他一同战死伏胜关的还有骠骑大将军与德王。
那一战败得太惨,也太无道理——之前的失败不算,伏胜关一战,元宁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主帅赵同居然在战事正酣之时,弃关出逃,以至军心大乱,更有部分兵卒逃跑,几员大将奋力支撑才保住伏胜关,却也让多位大将力战身亡。
——元宁因此失去了太多,因此需要圣明天子重整山河。
从那以后,南华赵氏成为朝中几大名门的敌人。
仅仅是赵同满门抄斩,根本无法令他们满意。
德王妃请求废后不过是一个序幕。
他们要更多的人付出代价,从不干涉朝政的皇后确实有些无辜,但是,就像永宁王世子对皇后说的:“是的,您并不清楚那些事,但是,南华赵氏的权势全部来自于您!由此来说,您就是罪魁祸首。”
他的父皇很坚定地站在了母后一边,并将年仅十二岁的福安公主下嫁永宁王世子,以格外的殊恩换得永宁王世子的沉默。
康仁太妃赐死皇后,大多数世族虽亦有微词,但多是乐见的,只有永宁王世子大怒:“皇后至尊,陛下未收中宫印,太妃以何权柄敢行赐死之事?钦仁太妃摄太后印,临朝摄政,尚无此举,太妃何敢?”不仅如此,永宁王世子还以宗人府的名义驳回了一些官员请太妃摄太后印的奏请。
南华赵氏打破了太多的规则,这让朝中很多人再不愿意见到例行的规则被毁坏。
康仁太妃自以为成功,却不知,隐然间,她同样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隐患。
他的兄长聪明过人,怎么可能不明白?阳骐衍默认了,也让阳骐衷的怒意更盛:“你既然能想到这一点,为什么还要走到这一步!想要毁了她与她身后的家族、势力,有无数的方法!你…”“我不习惯太政宫!习惯不了!”阳骐衍笑得迷茫。
“…大哥…”“没错,是有无数的方法,可是,我受不了…”阳骐衍皱着眉,垂首看着自己的手,似乎极力想表白自己的心意,却无法正确地措词表达,只能无奈地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