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
那双高贵的凤目依旧温和而亲切,却又总是那么忧郁,那么复杂,透着薄薄的悲哀与凄凉。每次杀人之后,他是不是也痛苦了许久?
为什么会是他?。
曹通判突然长长叹了口气:“不错,老夫当时本可以替陶门说话的,却为了仕途争功做下错事,枉送了一百多条人命,如今赔上一命也是理当。”
他竟端起面前的酒,一饮而尽。
众人都变色。
他看着何璧:“如今真相既已大白,当年老夫办事不力,又有欺上之罪,朝廷绝不会放过老夫的,老夫家中倒也并无什么人,只有两个小孙…”
停了停,他惨然一笑:“能保则保,倘若不能,也不必费心了。”
说完转身走了几步,又停下。
“你可知,当初你为何能逃出来?”
“当时唐惊风私下来见老夫,求老夫放过你们兄弟,老夫碍于交情,只让他去东南角候着替陶化雨收尸,哪知事后发现少了个孩子,老夫不敢声张,好在大火过后许多尸体已面目全非,老夫便找了个小孩子顶替过去,为以防万一,又叫唐惊风自己出来指认尸体,说陶门之人已尽数被诛,这才逃脱了干系。”
他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这个骄傲的老人,连死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
两个神童是孪生兄弟,又岂是别人能顶替的?
然而偏偏有了这场大火。
指认尸体的偏偏又是唐惊风。
唐惊风既参与告密,由他出面指认尸体,朝廷自然不会再怀疑,他始终对大哥心怀愧疚,放走了他的孩子。
然而他没有料到的是,二十多年后,来找他报仇的也是这个孩子…
南宫雪沉默许久,忽然微笑道:“如此,父亲亦可瞑目了。”
“当时父亲抱着我从东南角门逃了出去,却身负重伤,临去时,他一直念着唐二叔与柳三叔的名字,那时我虽小,却知道他很伤愤。”
众人呆住。
陶化雨竟是知道的!
当时他可是十分难过?或者干脆咬牙痛恨?
来自朋友的背叛,最难以令人原谅。
修长的双目满盛着悲哀与痛苦,李游微微握了握拳,转过脸,声音已有些颤抖:“倘若此事揭开,不知又要有多少无辜之人受到牵连。”
何璧看着他,冷漠的眼睛里竟也泛起了从未有过的犹豫与痛惜之色:“朝廷是必定不会放过曹前辈家人的,还有唐家,南宫兄…”
他没有说下去。
是不忍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