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在家里不爱动弹。黛玉打发雪晼去问问,亲手给两人又续上了绿豆汤:“别急,多喝点解解暑再说。”
“谢嫂子!”黛玉的细致再次让水沁不敢面对,他真的很怕嫂子忽然提起要接走惜春的事。
不多时,雪晼便回来了,轻轻喘着,看来是急着跑来的。“启禀二位王爷,王妃娘娘!来人说是原宁国公贾珍跪在宫门前喊冤,却是为了那文安侯…”
“文安侯?他的案子已在三天前平反,圣旨也下了,贾珍竟然不知道吗?”因为他是惜春的哥哥,又有之前那劝告惜春的一段谈话,虽然弄得他稀里糊涂的,水沁对贾珍却也没有反感。
“正是呢!”雪晼又道:“只那贾珍称文安侯尚有一女存留在世,不得正名,求摄政王爷恩典。刑部接了他手中的证物一看,可是不得了9是老宁国公贾敬的手书,直言原宁国府的四姑娘,也就是现在的西宁王妃,竟是被他救下的文安侯的女儿!刑部不敢做主,特来请二位王爷!”
“什么!”三人异口同声,当即被惊的不成,这消息太…闲话不多说,赶紧备好马匹轿撵速速进宫去,黛玉也换了衣裳一同随行。
一路上,黛玉心思辗转,起伏不定,四妹妹若是但真非那府里的亲女,可是再好不过的!至少她再不会因为自己姓“贾”而抬不起头,那孤独而又冷清的心境也会得到些改善吧!
越着急,越觉得轿子慢的要命,几次掀开帘子命车夫快些再快些,直到水溶弃了马,坐进来安慰,并扯些其他话题分散注意力,黛玉那急切的心情方缓解了一些。
金殿之上,除了大大小小二十余名刑部的官员之外,水溶端正坐在龙座之上,因皇上已下旨摄政王与他平座,眼下又是摄政王的身份,谁也不敢有所异议。右下手坐着水汮,五侧后方,一道密密的珠帘后,黛玉紧握手中的扇子,焦急万分,雪雁正轻轻的帮她捏着肩膀放松心情。两旁的宫女强压下激动的心情偷偷打量着,摄政王妃真是太美了!真不愧是传说中当年京城一美女贾敏的女儿!
“启禀摄政王,庶民贾珍带到,正候在金殿之外!”一个小太监跪倒禀告。
“宣!”水溶正襟危坐,脸上恢复了以往冰冷的模样。与他相比,水沁心中像是开了锅的热水一般沸腾!惜春不是贾家的女儿,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她可以不离开王府了?能放下心中的心结来接受自己了?她一直不知道吗?贾珍早知道为什么不对他说?一个接一个的疑问还没有整理清楚,贾珍人已经跪在下面。
“草民贾珍叩见摄政王爷!万岁万岁万万岁!叩见西宁王爷,干岁干岁千千岁!”贾珍俯首磕头,咚咚有声。
“贾珍!有关文安候有女在世一事,你所言是否属实?切不可胡言乱语?当年文安候阖府惨遭毒手,根据当时的记录,可不缺一人,这个,你又如何解释?”
“回摄政王爷的话!当年朝**用四王公公八侯,草民先父宁国公贾敬,素来与文安侯爷颜桂良交好,更是敬佩其宁折不弯的脾气秉性,私下里往来颇多,更是定下了儿女的亲事!”贾珍答道。
“既定下亲事,为何直到颜家阎府遭祸,也没得结成?”水溶问道,难不成是贾家一看文安侯得罪了太后便毁了约?
“只因草民与颜家大小姐年龄相差不少,眼瞅着还有几年小姐才及笄,却不想糟了祸!”贾珍平静的叙述着:“草民十五岁娶妻,十七岁原配亡故,留下一子贾蓉。文安侯颜老素来疼爱草民,便与先父契定了婚约,将年仅四岁的大姑娘,闺名唾作颜可卿的,许配给了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