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戴冠,恢复了华丽的装扮。
吹了一夜的山风,他微微有些鼻塞,不由连打几个喷嚏。看来他的身体也不如以前康健了,这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事,似乎从金州回来以后,他就经常会头晕眼花,连精神都有些不济了。
张唯心适时的递上一方手帕,文倾澜擦了下鼻子,一转身,面对着台阶上的文武大臣。
他向下扫了一眼,经历了一日一夜的折磨,台阶上一个个坐着的大臣,如霜打的茄子,垂头丧气地毫无生机。只有少数几个腰板挺的笔直。
“把你们的头都高高昂起来。”文倾澜高声呼道。他的声音高亢,在幽深的山谷中传的甚是悠远。
“遵旨。”文武大臣立刻把胸挺了起来,头也高高抬起。
“很好。”文倾澜点点头,低沉地声音道:“朕昨夜得到神谕,就是因为大齐朝纲败坏,百官不遵法纪,欺上瞒下多之,贪赃枉法多之,玩忽职守多之,…,所以神明才会在大典之前降下处罚,意在提醒世人国家是老百姓流血流汗建造的。”
文倾澜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瞧下面的众臣都一脸的惊愕,突然拔高声音,道:“瞧瞧你们现在,都干了些什么,不思悔过,不知进退,封禅大典居然也敢偷吃干粮,违背祖训,视天地神明为无物,你们可有把大齐的昌荣看在眼里,又把朕这个大齐皇帝放在心上。”
祭坛下一片寂静,大臣们头微微垂低,都不禁面有惧色。或许谁也没想到皇上会如此厉言厉色。
文倾澜冷然扫视了一眼,又道:“身为大齐的一份子应该多为国家建立功勋,维护老祖宗的基业,也只有咱们站得直了,行的正了,天地神明才会保佑,才会有大齐明日的繁荣。”
他一番话讲得冠冕堂皇,句句掷地有声,话音刚落台阶下就有人疾声高呼道:“大齐昌荣万岁。”
接着,随着这呼声,越来越多的人都跟着呼喊起来:
“大齐万岁。”
“大齐皇帝陛下万万岁。”
文倾澜在一片激昂呼声中走下祭坛,他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昨晚所有偷吃的人全部抓起来,处以严惩。祭坛四周有的是盯着的眼睛,若大臣们以为趁黑可以为所欲为,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偷吃的一共三人,都是文官,且是三四十岁的壮年。身为大齐官员,连一日一夜的饿也挨不得,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文倾澜大笔一挥,当即判了三人斩监侯。
一场硝烟,就在这几句激昂陈词之间销声匿迹了。借此机会,他严厉痛斥了某些想借机会大型风波的官员,又把龙水泉被污乃是因他失,天将惩罚的谣言彻底摧毁。顺顺当当的推到了偷吃三人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