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和我死去的爱说再见 > 第二百四十七章纾解(3/3)

第二百四十七章纾解(3/3)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胤礽犯下的若是无关痛痒的错,那就由他去!可他做下的竟是这般无耻下流的混账事,朕颜面何存?朕何以立足于天地间?朕如何面对泉下有知的列祖列宗!

即使已经夺去了德妃掌管后宫的权力,即使已经处死了涉嫌的御医,但是杀不尽已经知晓的后宫之人,更无法堵住宫外议论纷纷的悠悠之口。胤礽,这个曾经令他骄傲和自豪的儿子,现在却变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说什么瑕不掩瑜,说什么斋心涤虑,说什么静影沉璧,他根本就淡泊不起来,也漠视不起来!

可是,胤礽毕竟是国之储君,稍有异动,其他那些成年的阿哥必然是争位之心一触即发,而且一隅动则牵全盘,恐会招致灭国之灾。

早立储君,以固国本,康熙原本是为了杜绝奸人窥伺觊觎之心。

毕竟有先人血淋淋的历史教训摆在那里。曾祖努尔哈赤、祖父皇太极临死之前都没有公开确定并宣布皇位继承人,曾祖努尔哈赤死后由八旗旗主公推新汗,而祖父皇太极死后由实力较强的诸王、大臣议立新君。由此引起争位事件,几乎兵戎相见。

而且,这与皇权和旗权之间的矛盾有着很大的关系。先帝病逝前,曾想不遵祖制,但最终与太皇太后、诸王、大臣商量的结果,是由当时的皇三子玄也就是现在的康熙来继承皇位,四大臣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镶黄旗)、鳌拜(镶黄旗)辅政,从而使皇权与旗权取得了折衷。身为皇帝,卧塌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擒住鳌拜之后,辅政大臣里只剩下一个老迈而且忠心耿耿的索尼,由此康熙便着手开始削弱旗权。

由于先帝崇尚汉学,所以康熙自己本身也欣然地学习并接受了汉族儒家经典。熟读诸子百家注下的经史子集,康熙深悉预立储君有利于皇权的连续性与稳固性,是巩固江山社稷的头等大事。

而随后发生“三藩”之乱,伪“朱三太子”蛊惑民心,煽动叛乱,使康熙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太子”的威力之大。他一边命人杀掉吴三桂唯一的儿子,留在京城做人质的额驸吴应熊,以丧其志,绝其望;同时,自己也立下储君,为身后预作准备,以壮军威、定民心。

母因子死,子以母贵。康熙想到这个唯一的嫡子刚一降生便尝失母之痛,孩提时常常孤犊触乳哀伤不已。虽然自己格外重视他,虽然自己身为皇帝富有四海,却无法以一人之力给予胤礽严父和慈母两种截然不同的关爱…

也许,胤礽这次犯错是一种孤形吊影的无奈;也许,是有人诱惑了他,或是在他耳边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毕竟他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就算曾经误入歧途,闭门思过后,他一定会幡然醒悟,重回正轨。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