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一个半月的观察期正式结束。李郝凡已经被确定为是可以被信任的那种人。身家清白,动机单纯,可以被吸收入组织内部。
观察者收拾自己的装备,退出房间。
而这个时候李郝凡打开了另一扇门。观察者当然也来过李郝凡的卧室“参观”但他没可能破解李郝凡打开的、位于自己书架之后那道门的密码。想要在移开书架之后发现暗门先得在房间里将房门的把手左右旋转几圈儿——而这个“几圈”的次数是每天都在变的。
然后得打开房间里音响的开关,在将音量调节至某个特定范围当中以后点亮床头柜上的台灯。
直到这时候你才可以轻松搬开书架。并且发现书架之后的墙壁上出现一个闪光的密码输入框。输入长达十二位的密码之后,可以打开一扇门。
现在李郝凡就打开了这扇门。他走进去、关门——于是书架在门被关上之后自动合拢。
李父与李母仍然待在客厅里。一个人读书,一个人在絮絮叨叨地说今天工厂里的见闻。
有关这两位,观察者也曾做过评估——背景同样干净,身世有迹可循。他认为李母是c级能力者,擅长精密仪器的操控。李父要稍微强一些,是b级能力者“目光如炬”
可惜他不知道李母是c级没错,但她擅长操控的不仅仅是“精密仪器”,还包括“战场火力支援平台”李父是b级也没错。视力要好一些更没错。但他的视力已经好到了可以穿透墙壁看清楚那位观察者今天腮帮子上漏刮了几根胡子的程度。
实际上在每天晚上20点到22点甚至24点的这段时间里,被观察对象不是李父李母或者李郝凡——观察者本身才是。
但没人应该因此指责观察者能力不足。因为他不是在和一个人,或者一家三口对抗。
他是在和一个无比庞大的帝国对抗——即便他想要与之抗衡的那股力量仅仅是在五十多天以前被紧急召集起来的。
李郝凡出现在另一个房间里——同样是书架之后。不过这个房间当中的书架要更豪华一些——尽管也只是装装样子。
他走出门踏上柔软厚实的地毯,书架便在身后合拢了。
然后他走到这宽大书房北侧一张同样宽大的书桌后坐下。发现桌面上摆了一份文件。
李郝凡一边解开两颗领口的扣子一边去看那文件。里面的内容是有关人类移民工程天基站的。报告指出最近在运上天基站的建材当中发现了一些没有被列在清单上的“杂物”询问该如何处理。要哪一个部门处理。
所谓的“杂物”不过是一些多出来的空间维生设备,不可能被用于军事用途。而且送货方是北方帝国的“星云”物流公司,算是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因为他幕后的真正老板是朱照煦。
但他还是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意味不明地叹了口气,批示道:“无妨。”
然后发送至办公室处理。
重新站起来,又换上一身衣服之后,书房的门被推开了。
这颗星球上敢这么干的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不懂“人”事儿的于濛,另一个是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