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后方的联系被切断,也使得已经集结的桂军南宁、柳州、南宁方向的援军难以快速增援,而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撑到援军的到来。
从13日到18日,粤军数次猛攻,但是桂军自知毫无退路,拼死守城。最后,黄埔学生师组成敢死队,乘着桂军疲惫之际,终于打开缺口,到19日上午,梧州为粤军攻占梧州城,桂军近一万四千人死伤、万余人被俘,而粤军也付出了近15000人的伤亡,但是梧州的失守和李白的倒戈使得桂系桂系失去了万军队,能够机动作战的只有不足万人,粤军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与此同时,李宗仁的部队倒戈后突然向第三军刘震寰的第5师进攻,该师猝不及防,被击溃。此后李部开始选择有利地形转入防御,从15日到20日,李部和白部在北流、梧州北长发与桂军激战日,粤军主力完成对桂军第4军的合围,到21日将其歼灭,桂军北线不复存在,因为19日黔军宣布广西的军事行动后,柳州方向的莫荣新部也无法移动除开留守南宁的不足八千人的陆福祥军,桂系机动部队只剩下了玉林方向的林俊廷、马济两军以及所谓的精锐第3军的收拢的残部,总数不足2万人,第二次两广战争的大势已定。
随着粤军主力转向玉林方向,陆荣廷面临最后的抉择,死战还是投降?25日,陆荣廷在南宁宣布下野,而此时桂军已经撤退到了贵县,次日,南线桂军在韦荣昌、林俊廷的带领下宣布接受都督府的指挥,到28日,孙中山终于取得广西的梦寐以求的支配权,拥有了可靠的根据地。而海南督军龙济光由于广东海军封锁琼州海峡而难以参战,龙济光空有一身“抱负”也只能望海兴叹了!
当华南激战的时候,中原各方由于战争损失太大,都萌生了再次和谈的愿望日,徐世昌再次发出和谈邀请,于是17日,各方在北京举行了第二次北京会谈。此次会谈,为了迫使皖系做出让步,我让孙宝琦一下在摆出了强硬的姿态“必须取消徐海自治、让张文生下野”因为到这时,我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贿赂、军火供应已经让所有的甘肃镇守使发出了要求张广建下台的通电,而且国民军已经在兰州城下集结了一个骑兵师又一个旅共约2万人,其他的还有河西三镇的军队。
我的强硬姿态使得皖系和日本方面强力反弹,日本在六月份就已经向朝鲜增派了一个师团,于是他就以“维护韩国安定”为由,宣布再次派出一个师团,当然它的意思谁都明白。不过此时,经过两个多月的战争,双方死伤已经超过10万,而且日皖方面已经出现了弹药供应紧张的问题,因为日本的工业力量并不是只为皖系服务的,他还有世界第三的海军、30万人的本国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