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综合起来讲,皖系的损失仍然十分惨重,这些包括军队、超过4000万的军费,这些使得每年几乎没有财政结余的皖系各省财政骤然张。而直系也可以说没有达到战争初期的主要目的,徐海地区只是东南
的一半的土地被收
直系手中,同时迫使张文生取消了自治并承认江苏省府对徐州的合法权利,最后大概就是那个只有在和平时期还有些用
的自由通过权了。
月份,冯玉祥带着他的老
孙中山忙着他的军队,我也在忙着自己的军队月份的时候,冯玉祥就发表通电,表示谢各方和全国任命的信任,他就任督军后,将会保障文化遗产从此不再有意思的毁坏“倘若有半毫损伤,我就引咎辞职。”他还表示,将会在甘肃建立有效的政府,改善甘肃与邻近各省的
张关系,甚至表示“希望同盟能够支援甘肃的建设”
但是这些军队虽然多大近十万,却绝大分没有办法真正打仗,这就是当年为什么三万多桂军就牢牢控制广东的原因。这些人手握武
,又有一定的组织
,一旦有变,其威胁就比东北的那些几乎是单人行动的民兵要大得多。而这些人往往在地方自行筹饷,截留税款,空耗了广东的财力,在某些方面,这些人可说几乎是只会吃饭,不会
事。在孙中山的政军过程中,随着广东内政的统一,这些人大
被以各
理由
迫解散,只有少量的留存下来,但是至少目前看来已经不构成威胁。
在改革之前,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份,为了战争,往往筹集百万以上的军费就要不少麻烦,如今,孙中山控制的税收已经达到了近三千万,虽然和同盟相比远远的不如,但是这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正规化的军队是要
很多钱的,这些士兵为了让他们安心,一个月最少也要在4元左右,两广现在的十万大军,每年光这些就超过500万,一旦开战,各
经费更是
般的
。
皖系此次战争各方伤亡超过55000人,照募兵制
昂的抚恤费,光这些可能就超过两千万元。皖系的目标最初是要保持对徐州的控制,现在虽然徐州的自治被取消,直系也获得了自由通行徐州的权利,但是皖系的张文生的
队仍然从不到6000人增加到了8000人,依然保有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可以说,一旦有事,徐州至少在战争之初,仍然会
于皖系的实际控制之下。
我心里常想孙中山如此作大概跟我不无关系,我和孙中山虽然在政治观上有很大差别,但是我们的目标却极为相似,因此我们也就彼此相互尊敬。自从和宋家联姻,关系自然就更近一层。在日常的书信中,我就经常指
粤军内
严重的军阀现象和陈炯明的不可靠,自然也就常常把他
主意。这
军队混编,将军校学生送
基层的招数纯粹就是我的经验。而通过整编使军队正规化也是我的招数,孙中山本人并不擅长于军事,两广特别是广东,地方的各
军事力量十分庞杂,颇有
类似于当年陕西的情形。
从1924年的战争开始,中国的近代以来的战争模式改变了,以前通常是以半正规化军队击溃对手,然后在行收编,但是从这一年开始,由于军队正规化程度的大大增
,军队之间的对抗开始变成了殊死的对抗,从双方还没有分
胜负就有令人吃惊的超过10万人的伤亡就可以看
这
残酷
。
直系最大的收获或许是他们中的另类冯玉祥取得了甘肃这个西北大省的督军职位,这增加了直系在全国的人望。对于吴佩孚而言,这还有更大的意义。冯玉祥在鄂西对于吴佩孚控制湖北毕竟是个潜在的威胁,当年冯玉祥也有意住湖北,只是因为湖北议会迫于形势才迎吴佩孚南下的,但是湖北和鄂西仍然有特殊的亲密关系。
此次直皖之争,吴佩孚本想动员冯参战,但是却被冯玉祥以反对内战为借拒绝。冯一旦去了西北,对于吴佩孚来说可谓去了一个潜在的威胁,而对冯玉祥来说,鄂西虽然还算富庶,但是毕竟地域狭小,周围又列
环视,没有战略空间。每年的财政半数以上都
在了2万军队
上,要不是同盟每年支持一
,恐怕鄂西的政治即使再清明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稳定。在这
情况下,前往地广人稀的甘肃无疑是个更有前途的选择。
,就差没把他总参谋长的职务给撤了。其实陈炯明也知孙中山对他有一定的成见,但是还是没想到,孙中山这么快就行到了,而且行动是如此的静悄悄,一次整军就把他这个多数派变成了少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