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
苏清影从储物戒指中拿出金子来付款。
行商们目瞪口呆。这道君真是很有钱啊。
苏清影付完款,也就没管行商,对那些领了粮食的山匪道:“你们能找到北面仪王所占的地方吗?若是想混口饭吃的就去那里报到,我会看顾你们一二的。”
苏清影看过,这些人多数年轻力壮,当然也有少年,但因为饥饿都异常凶狠,所以他觉得这些人不去当兵简直是屈才。
山匪们一听有出路,连连跪拜道:“能找到。我等一定去效力。”
这些人只是平民百姓,没有专门受过训练,若是进军队不过也是做些苦役,不会真正上战场,但是若有人看顾那就不同了,总归他们应该会好过些。
而且,这道君陌路相逢就能送粮送衣,所以跟着他肯定有奔头。
这些人相当于是在绝望中抓到一根救命稻草。
行商们队伍分成了两拨,一拨往回走,因为粮食和衣服都没有了,而另一拨是带着些其他东西,尚未出手,就必须继续到达目的地将其卖掉。
苏清影虽然钱多,但在不必要的地方也不会去用。
还有,行商中还夹杂搭车的旅人,所以他们必须达到目的地,不可能把这些人抛在半路。
行商们发现苏清影是个不错的护身符,连忙过来打听苏清影他们的行程,想要和他们一路。
苏清影自然知晓这些人的那点小算盘,想了想对马车夫说:“就顺路和他们一道。”
其实行商的目的地是前面的一座大城池,那里刚好到达风呈仪的领地范围边沿,苏清影反正要去风呈仪那里,顺路过去也没有问题。
于是善良的马车夫便把苏清影的马车拉着和行商一道去了那座城池。
而那些山匪则是自己走了,他们不用走大路,走小路抄近道,可以先到风呈仪那里。
苏清影则在马车中,继续磨练他的雕刻技术。
随着他的技术越来越好,他那些雕品所得的钱也越来越多。
马车夫无论得了多少,都全部交给苏清影,一开始,苏清影看着少,就让车夫揣着买东西,但后来发现有些多,钱多了,放一个凡人身上似乎不妥,便收着。
待路上遇上饥民,苏清影便拿出来买些粮食赈济一二。
有些事,他不过是顺手做,但就能让人活下来,他觉得还是做一做比较好,并顺便让那些无处可去的人投奔风呈仪。
风呈仪莫名收到这么多流民,都说是一个道君引荐的,不知该如何,只得先把那些流民集中在一个营队,供吃住,并安排一些劳役让他们做。
这些人也不都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有些实在是家乡活不下去逃出来的,现在有吃有住虽然要做工却也甘愿。
风呈仪听说有个厉害的道君让这些人投奔自己,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结交过什么道君。
他手下也有不少修道者,但那些都是他培养的,由他操控,其他的,他真的不太认识。
莫非是他手下中的某人在给他招募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