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修士开口问道:”
夜孤云闻言,立马直身应道:“晚辈是来拜师的。”
青年修士摇了摇头,轻叹一声,虽想劝告他几句,话到心头终究还是落了下去,他说道:“跟我来吧。”
说着青年修士径自往门里走去,见状夜孤云也赶紧跟了上去。这里古怪的很,他可不想再像前下一般受那莫名的罪。进了大门,一条由不知名的大理石铺成的大道直入眼帘,道路两旁各种奇花异草随处可见,微风中不时有淡淡的香气袭来,出了拱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又长又大的环形回廊,边缘每隔两丈,便有一根红色柱子。在每两根柱子中间,也都有一咋。拱门。顺着回廊向前走去,经过了一个个拱门和柱子,这才现,每一个拱门里,都是和刚才几乎相同的小庭院,看来这里是天星宗弟子生活起居之处。
不说别的,单从这份规模来说,这样的小院怕不下十万间,可见天星宗弟子之多。走了好一会儿,才看到这条走廊的尽头,却是一面高耸无比的白墙,下面开了一扇大门,两扇厚厚的大木门板,高达三十来丈,令人不得不抬头仰望,也不知当初是如何找到如此巨大的木料的。当然这也怪夜孤云不曾在真星界呆过,不然更有他惊奇的。
那青年修士视若无睹,大概平日里进进出出,看得都麻木了亦或许他天生便是这般,脸上丝毫没有夜孤云那般动容之色,依旧面无表情,径直从这门中走了出去。夜孤云连忙跟上。
甫一踏出这扇大门,夜孤云霎时屏住了呼吸,不能置信地看着眼前一切。
这里,几乎就是传说中的仙境。
一片极其巨大的广场,地面全用汉白玉铺砌,亮光闪闪,一眼看去,使人生出渺小之心。远方白云朵朵,比如轻纱,其间不时有星光闪烁,端得叫人惊奇,再往脚下看去,那些浮云竟都在脚下漂浮。
靠近广场的中央,每隔数十丈便放置一个铜制巨鼎,每个巨鼎上都雕刻着诸般星辰图像,显得神秘而又浩瀚,巨鼎分作四方,每方九个,共有三十六咋”规矩摆放。鼎中不时有轻烟飘起,其味清而不散。
在往内,广场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块高约五十丈的安形巨石,顶端四截约五丈的长方形紫色岩石从巨石中央向四方悬空延伸而出,其上各放着一个三足大鼎,东面的大鼎雕刻着青龙,西面的大鼎是白虎,南面的大鼎是朱雀,北面的大鼎是玄武。这四方大鼎即与三十六个铜鼎相应和,又牢牢拱卫着坐立在巨石凸起的中部上方的一口奇大的金钟。
隐隐间似有风云相伴,雷电起舞,透着说不出的深邃、古朴、悠远、神秘。
“往这里走。”似是明白这夜孤云的心思,那青年修士面上难得露出一丝笑容,让他看了好一会儿,才唤醒他,继续向前走去。
“这里是天星八景中的“星辰海”更是我天星宗门的重地,除非大事,否则敢在此喧哗者轻则废除修为逐出宗门,重则打入九幽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可要记牢了。”青年修士边走边道。
闻言夜孤云却是不敢再看,生怕遭那无妄之灾。只是初听九幽之名,心中忍不住好奇,问道:“九幽是什么地方?”
青年修士闻言浑身一个激灵,脸色大变,好一会才冷然道:“你若想知道,不妨在此大叫几声。”
见此情形,夜孤云已然有了几分了解,这九幽定然是极其恐怖的地方,否则青年修士也不会这般忌惮。夜孤云才不上当,干笑几声默默得跟着青年修士。
广场尽头,一座石桥,无座无墩,横空而起,一头搭在广场,径直斜伸向上,入白云深处,如矫龙跃天,气势孤傲。隐隐间有山风猎猎,好似地动山摇,走在桥上,令人不禁脚跟软。
青年修士似是觉夜孤云的胆怯,不由轻笑道:“你要小心了,这桥下可是无底深渊,不小心掉了下去,那便死无葬身之地了。”
夜孤云本就心中惶惶,闻言不禁吓了一跳,深吸了几口气,方才镇定心神。瞅着前头的青年修士,夜孤云暗道:这家伙冷冰冰的居然也会要人,哼,我才不怕呢。
这座石桥极高极长,二人走在其上,只觉得左右白云渐渐都沉到脚下,想来越上越高。而后方不知何时竟响起了钟声,悠远浑厚,如在耳边。恍惚间,夜孤云觉得似有绵延不绝的经文萦绕。
又走了一会,白云渐薄,竟是走出了云海,眼前霍然一亮,只见长空如洗,蓝的便如透明一般。四面天空,广无边际;下有茫茫云海,轻轻浮沉,一眼望去,心胸顿时为之一宽。
而在正前方,便是两仪星院的“两仪微尘殿”所在。
青山含翠,殿宇雄峙“两仪微尘殿”坐落峰顶,云气环绕,时有瑞鹤几只,长鸣飞过,空中盘旋不去,如仙家圣境,令人心生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