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另外一个方面的调查呢?进行得如何了?”
“另一个方面的调查正在进行,估计还得几天,涉及的人和事比较杂,但线索现在基本上比较明朗了。”
“好,你们要抓紧时间,尽快拿出结果来。”
李树正在调查时采取了一明一暗两条线同时进行,一个调查组,主要以调查*事件为目的,在绿水大张旗鼓,公开调查上访事件。另一个调查组抽调了建设局、交通局审计局的工作人员,秘密地进行调查。他们先是找到了与贾景辉联系非常紧密的包工头贾昌财。
贾昌财是贾景辉一个村子的人,先是跟着别人到处做泥瓦匠。贾景辉当了副书记之后,先是承揽一些修修补补的小工程。后来慢慢拉起了一支施工队伍,到处承揽建筑工程和项目,贾景辉担任党委书记之后,绿水的工程基本上由他包了。学校150万元的建教学楼的工程,贾景辉想办法给了他,卫生院160万的住院大楼工程,贾景辉也想办法给了他。镇里凡是大一点的工程,其他的施工队伍基本上想也不用想,一定是给贾昌财做。其他的人即使做了,镇里的配套资金你也别想拿到。
贾昌财本来以为工作组找他是调查上访的事,结果进去之后,工作组先与他聊了聊近来的建筑市场情况,聊建材价格,聊项目施工,然后问他“你与贾景辉是什么关系?”
贾昌财脸色一变“怎么问起这个了?不是上访的事情吗?”
“上访的事也问,这个也了解一下。”办案人员说。
他故作坦然地说“我与他是本家,按辈分,是兄弟。”
“贾老板,你知道我们问的不是这个。”
“那你们问的是什么?我跟他确实是这种关系。”贾昌财佯作什么也不知道。
“那么,你的这些项目是怎么得来的?据我们了解,你在绿水这么一个小小的乡镇,这两年做了不下500万的工程,而这些,又基本上是贾景辉指定给你的,或者是贾景辉通过关系运作给你的。”
“我的工程都是通过正常渠道来的。”
工作人员冷笑了一声“正常渠道,难道你跟人家说你们做了也拿不到钱是正常渠道吗?难道你在外面扬言,‘绿水的工程只有我才能拿得到钱也是正常渠道吗?’还有,你们想方没法采取各种方式把本该招投标的工程进行所谓的议标也是正常渠道吗?”
贾昌财想不到的是调查组对他的情况竟然会这么清楚,被弄了个措手不及,坐在那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半天没有吱声。
“贾昌财,你别以为没有人知道你们的那点情况。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是自己如实主动交代呢,还是等我们通过法律程序之后,到拘留所交代?”
“我确实没有什么情况可以交代的。”
“确实没有,那么银泉村那条水泥路是怎么回事?还有,高寨村那所小学,也是你建的,现你去看看成什么样子了。”
“这些,都是通过了工程验收的。”
“你以为通过了验收就与你无关了?我们现在正要问你,你是怎么通过验收的?我们将邀请专家,对近你近几年在绿水所做的工程全部进行检验。你自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一旦查出来,你恐怕没有现在这么自由吧。”
贾昌财脸上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
调查组的人员知道,这是一个人要交代问题的前兆。此时,他的心里在进行着剧烈的思想斗争。两种想法、两种念头都互相冲击。
“贾昌财,没有什么犹豫的了,如实交代才是唯一的出路。跟你说实话,如果有问题,谁也保不了你,你也保不了谁。”
“好,好的,我如实说。只是如果我说了,你们会怎么处理我?”
“怎么处理,最后得由法院根据你的违法事实来定,你如果主动交代了,且有立功表现,我们会向组织要求争取宽大处理你的。”
贾昌财交代了他是如何通过贾景辉得到工程,然后再给贾景辉送钱的问题“每100万元工程,我给他10万。也就是按百分之十给他钱。但是,每一次他都写了借条,说是借我的,以后再还。”
“那你相信是借的吗?”
“哪能相信呢,其实他心里也知道,我也知道,这钱是不用还的,百分之十是我们谈好的分成。他写个借条只是为了防止万一出现什么情况,好有个借口。他家里又没什么事情,借那么多钱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