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举办那天,希尔顿饭店门前拉了大大的横幅——烈祝贺冯开岭同志作品研讨会隆重举行。大堂里摆了几块标牌、
篮,既有对会议表示祝贺的,也有对来宾表示
迎的。会议室并不大,只有一百来平米,却是饭店里最豪华的一间,布置得有条有理,颇有模样。主席台上照例彩旗飘扬、鲜
簇拥。总共四十几个与会者,倒有八九个坐在主席台上,完全是
照官方正规程序,主人冯开岭居中,方教授、杨副秘书长及社科联、办公厅、研究室、宣传
的领导分列两边。与会人员每人
前一朵鲜
,座位前有姓名牌、茶
、
果、
巾,椅
上有文件袋。为了营造济济一堂、气氛
烈的效果,电视台记者甚至要求所有服务人员、包括驾驶员在内,都要中规中矩坐在那里,把所有座位填满,等电视录像后该
什么再
什么。黄一平一看司机老关
本不像学者模样,灵机一动,赶
把自己的
镜摘下来
到对方
睛上,事后从电视上看,效果还不错,
城的熟人既没有认
镜的老关,也没认
脱了
镜的黄一平。
,知省里并无领导
场,特别是龚书记那边好象没有什么动静,当下也就全都借故推托了。洪书记还装模作样地吩咐:“一定要代表
城市委送只
篮,把气氛搞
烈。”丁松也叮嘱:“你老冯的事,就是我们
城市政府的事,经费什么的全力保证,不准跌我们市府的架
!”
洪、丁二人不来参加,于冯开岭来说正好求之不得。这个会议原本只是为的新闻舆论上造造势,真开起来并不多么隆重、烈,万一他们到场一看不过如此,回去说起来岂不笑话!可是,正如黄一平提醒的那样,会议是以自己那篇文章为主题,如果不主动邀请他们,万一将来报纸、电视上看到了,二位肯定会有抵
情绪,说不定又要坏事。如今,请也请了,推托也推托了,彼此也就心照不宣。
研讨会由杨副秘书长主持。方教授作主旨报告,着重从宏观上论述冯开岭文章的现实与远历史意义。其余专家、学者则分别依照分工发言。事后众多新闻上的所谓专家讨论
烈,不过是到会发言诸公,依着限定的题目与意思即席发挥一通,或者
脆比着稿
照本宣科。那些专家、学者平时多是这
应景场合的常客,站在发言席上侃侃而谈,有从冯氏文章本
手,纵论严密结构,横议逻辑关系,甚至还有专人谈其独特语境;也有从龚书记重要指示生发开去,将一篇刚刚写就的文章,与龚书记早些年发表的一系列讲话、文稿相对照,竟然从中发现诸多暗全之
,把个龚书记的
拍得风生
起,也将冯开岭文章抬得上了九天。坐在那里的黄一平知
,不少发言者直到开会前一刻才看到冯开岭的文章,有的只是草草翻了一下,等到仓促上台,照样
若悬河
得天
坠。
会议结束,除了中午每人五百元的自助餐,临走时照例人手一只红包,少则千元、多者五六千不等。主办会议的社科联、N大哲学系、《理论前沿》杂志社,又分别有三五万元的主办费,那几个帮忙了好几天的博士生,黄一平也让邝明达每人悄悄了二千元。整个研讨会在一片碰杯声中圆满结束。
研讨会一结束,冯开岭上就悄悄赶回
城。第二天,
城很多人都从省里的报纸、电视、电台里获悉研讨会的事,大家这才知
冯开岭的那篇文章,竟然受到省委龚书记的
度评价,在省理论学术界也引起很大的轰动。市委洪书记从电视、报纸上看了报
,当即给冯开岭打了电话,一是表示祝贺,二是表示遗憾,说:“你个冯开岭,早也没说这个研讨会是
照龚书记指示召开,怎么说主办单位也应该是我们
哈哈,原来这就是专家!黄一平想。
至于新闻记者那边,早有博士生们与黄一平共同撰写的通稿,上边既有“照龚书记重要指示
神”的字样,也有“专家、学者们
瞻远瞩、见微知著,踊跃发表
见”之类的句式,完全符合当下新闻的格式规范。事后播放的电视画面更加奇巧,也不知那些记者采用了何
拍摄或编辑手法,一间原本不大的会议室陡然变得阔大、
邃,空间
觉大了好几倍,包括服务人员在内的区区四十几个与会者,居然产生
肩接踵、人
涌动的奇异效果。
黄一平发现,专家、学者发言时,冯市长脸上不时飞起红云,那当然主要是得意、兴奋之,间或也有让那帮人
得不好意思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