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知道?如果你们再逼我上车,我就要起诉你们!包括你们田书记!”
两个大汉看看李秘书,李秘书摆摆手,他们同时放开了苏小糖。
李秘书说:“田书记不是剥夺您的采访权,您也瞧见了,火势那么大,现场多危险!您一个小姑娘在火场里到处跑,出点什么事,怎么办?”
一个大汉说:“记者同志,你就听听劝,咱们也是为了你好!”苏小糖说:“我这不是出来了嘛!干吗非要逼着我上车?不让我采访,行。不让我进火场,可以。但是火场以外也不让我待吗?你们想把我赶出清凌吗?那也好,我这就回北京交差,说清凌不许我们进驻!”
“不不不!”李秘书慌忙赔起笑脸说“清凌非常非常地欢迎你们!可是田书记不是说了,曹部长负责向媒体通报情况吗?我们是想把您送到曹部长那儿去。您别误会呀!”
苏小糖说:“我用不着你们送。曹部长我们是老熟人了,我可以自己去。这儿的事情够你们忙的了,去忙去吧,不要管我了您哪!”
李秘书为难地笑笑,说:“可是…您不能再进火场了,您要再进去,我跟田书记没法交代。”
“放心吧您哪!”苏小糖说“烟熏火燎的,你们请我进我都不进了!”
看着李秘书和那两个大汉一步一回头地走了,苏小糖无奈地笑了笑。事实上,在火场里她就想到应该出来,因为她意识到,从田敬儒及其部下们的嘴里她不会得到任何有用的东西。根据现场了解到的情况分析,火灾事件后面一定有大新闻,绝对不是像当初想象的那样简单,仅仅是因为安全生产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既然有隐情,那么清凌当局必定会统一口径,形成堡垒一样的同盟。要想探明真相,一是能够进入堡垒,二是从堡垒外围寻找突破口。
距火场中心二百米开外,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名警察把守着。此外警察还用红蓝相间的带子围起了一圈儿警戒线。警戒线外站满了围观的群众。苏小糖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出了警戒线,混进了围观的人群中。
很多人看出了苏小糖的身份,纷纷靠拢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开了。
“你是记者呀?里面怎么样,烧成啥样了?有人受伤吗?”
“放火那女的抓起来没?”
“听说市委书记、市长都来了,他们怎么说的?”
“老板逮起来没?应该枪毙他!”
苏小糖根本来不及插话,人群中就有人接着回答了:
“江源能让人逮起来?市长都和他称兄道弟,谁敢抓?警察长几个脑袋?”
“都烧了才好呢!董文英怎么没一把火把江源烧死,把利华公司烧得片甲不留?”
“这就叫报应,人不报天报,天不报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