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得失 > 第9章冯皓东这厮(1/5)

第9章冯皓东这厮(1/5)

第9章 冯皓东这厮

关注苏小糖的不只是田敬儒和曹跃斌,还有在利华纸业火灾现场与苏小糖有过一面之缘的《清凌日报》首席记者——冯皓东。

冯皓东是清凌“名记”十多年的一线记者,zuo得时间越久,他就越感到困惑。他困惑于地方媒ti记者的定位,困惑于如何zuo一名合格的新闻人。他曾经跟西方媒ti有过接chu2,发现西方记者在采访时滔滔不绝地提问,不断地挖掘着新闻背后的新闻。而自己正在和shen边的同行一样,渐渐满足于“来料加工”式的新闻,为了新闻而新闻,百人一面,百文一篇,专业化的shen度报dao在地方媒ti中成了“稀罕物”有时候,就算寻找到了让人心动的选题,半夜爬起来调查采访写稿,临了却因为地方报纸的“ruan骨病”活活被扼杀在了“摇篮”里。那时冯皓东就会觉得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蹂躏着shen心,扼住了hou咙,只能挣扎着呼xi,维持着生命最低层次的运转。

利华发生火灾,按照市委宣传bu的要求,冯皓东和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那时他发现火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女孩子。苏小糖同田敬儒之间的对话,苏小糖的那份机min、执著和倔强,单枪匹ma跑新闻的从容不迫,面对市委书记时的有礼有节,都令冯皓东刮目相看,心生敬意。tao句戏文,他觉得“这个女人不寻常”

火场采访的新闻稿件同冯皓东的预想一样,没能发表。“认识”苏小糖成了他在火场最大的收获。

苏小糖在火场上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苏小糖对董文英纵火事件、对入伍青年ti检合格率持续下降真相的一系列调查,冯皓东都了解得一清二楚。“铁肩担dao义,妙笔著文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回到了他shen上,这样的感觉让他有些激情澎湃,有gu子冲动在血guan里来回luan蹿,寻觅着一个突破口。苏小糖…苏小糖就是这份冲动的突破口!自己应该为苏小糖zuo点什么,一定要把关于清凌环境污染情况的资料和新闻线索,全bu提供给苏小糖。

shen份的限制,所chu1的地位,又使冯皓东犹疑不定。怎样把资料jiao给苏小糖,才能不lou声色?写匿名信,发手机短消息,还是打电话?一样一样地设想,又挨个儿地推翻,万一上面知dao这些资料的出chu1,自己以后在清凌新闻界还有立锥之地吗?甭说新闻界,估计在清凌都难以生存。自己一个人还好办,可女儿呢?父母呢?难dao都要跟着受牵连?

冯皓东的一颗心,两下里扯着拽着,rou成了一团,舒展开,又rou成了一团,反反复复,留下了一daodao的褶痕。实在想不出tou绪,他就在网络上查找起清凌江的资料来。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冯皓东无意间发现的一篇博文,打开了他走向苏小糖世界的大门。

题为《清凌江的自白书》的博文出现在了一个叫“酥糖”的博客里。博文写得风趣,清凌江成了满腹怨气的妇人,无奈地讲述着自己的悲惨遭遇“江黑黑、楼脆脆、桥酥酥”一连串的词汇在字里行间穿梭着、tiao跃着。博文下面是蚂蚁搬家似的一串跟帖。

清凌江的自白书

偶叫清凌江,已经liu了N多年。本来偶是极漂亮的、极有风韵的,水清见底,澄澈如碧,鱼鲜蟹fei,渔农两利。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很多很多年前,有人给偶取名叫“清凌江”还说偶是清凌人的母亲河。这让偶自豪不已,可现在偶又有了一个新名字:“江黑黑”

其实偶一点也不喜欢用“江黑黑”这个名字,刚刚听到的时候,偶就使劲地翻了几个大狼,发xie了一下心中的怒气。尽guan偶知dao叫偶“江黑黑”名副其实,但这个名字让偶想起了楼脆脆、桥酥酥。他们是豆腐渣工程的牺牲品,偶是污染造成的恶果,算起来,也是同病相怜的苦命“人”

有人说,偶得名“江黑黑”最应该感谢清凌的父母官。是他们高喊着加速发展的口号,引进了一个又一个排放着污水的企业。这个偶不太赞成,不过他们引进项目是为了让清凌的百姓快点过上好日子,是为了完成上级的指标,偶牺牲点儿就牺牲点吧。可后来偶琢磨事情不是偶自己牺牲那么简单,大家想一想,如果偶受到污染了,老百姓就得吃黑水,吃黑水zhong出的粮食,孩子们的shenti会坏掉,那以后谁来实现清凌的发展呢?别说加速了,像蜗牛一样的速度都难以zuo到。

这样一想,偶又觉得偶的问题有些严重。不仅仅是污染,shen层分析,应该是领导们的政绩观上出了偏差。难dao发展是污染的借口吗?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决策失误的理由吗?就算偶接受这样的借口和理由,清凌的百姓能接受吗?历史的检验能接受吗?

偶变黑了之后,听说有些人想去上访,这事偶一点儿都不担心。偶相信污染企业有充分的本事,能够上下疏通关系,把偶受到的摧残变得合情合理,而且还可能

【1】【2】【3】【4】【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