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我第一次看到邹老先生的字时觉得那字很熟悉,原来他的字和易书记的字是那么的像。”
“易书记曾拜邹老先生为师,写的字当然像邹老先生的,不过,从书法角度上看,易书记的字比邹老先生的字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嗯,确实,邹老先生是名家,又常常练习,而易书记只是纯粹作为一种爱好,当然不是一个水平了。”王一名给薛明汉的水杯加满水,说:“真没想到,邹老先生还和易书记有这层关系。”
“我也没想到啊。”薛明汉说“若不是谢三强跟我说,我还不知道呢。”
“谢三强?”
“对啊,谢三强这人能量挺大的,峡川的大事小事他都了如指掌,他跟我说易书记很早以前就认识邹老先生的。至于怎么认识的,就不得而知了。”
“我说怎么邹老先生刚看到我时冷冰冰的,一听我说是您的秘书就笑脸相迎了呢,原来是易老书记给我们提前铺好了路。”
薛明汉最初确实想让邹放写《短歌行》的,可听说邹放的字是“一字难求”就只好作罢,转而求易老书记赐字,谁知易老书记却说他舍近求远。邹放的名气那么大,薛明汉当然明白老书记所说的“近”是谁了,可邹放为人清高孤傲薛明汉也是早有耳闻的,那样的钉子他可不愿去碰。薛明汉把心中顾虑一说,易老书记笑薛明汉这个市委书记当掉价了,连一幅字都求不来,他要薛明汉放下市委书记的架子去拜访拜访邹放,兴许能得偿所愿。易老书记不愿意写,薛明汉只好让王一名去找邹放,他没想到的是,这个一向不给领导干部题字的邹放却一口应了下来。薛明汉一时未解,得知易老书记和邹放的交情时,方恍然大悟,原来是易老书记提前跟邹放打好了招呼,只等他上门“求字”了。
“薛书记,您说邹老先生为什么不愿意给人题字啊?”
这个问题薛明汉早想过了,他觉得邹放不愿给人题字与易老书记是有很大关系的。据薛明汉了解,原来邹放是经常给人题字题匾的,但易老书记的官做大之后,邹放就不再轻易给人题字了。什么原因呢?仕途忌讳。邹放怕别人拿他的字与易书记的字相提并论,而伤及易书记的面子。
这些只是薛明汉的揣测,毫无根据,自然也就不能和王一名说。
“文人嘛,都是这样,清高自傲。何况邹老先生非常清楚,领导干部求字无非就是附庸风雅,装饰门面,真正懂得欣赏的可说是凤毛麟角,所以他们这些当文人的也就不愿意写了。相反,如果他遇到一个懂书法的,会欣赏他的字,就是不用开口他也会主动相送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便是如此。”薛明汉这样说道。
王一名说:“常听别人说文人酸,什么叫酸,他们这样清高自傲就是酸。”
薛明汉却不同意王一名的说法,把他批评了一顿:“我也喜欢唐诗宋词,也算得上半个文人,难不成我也有股酸气不成。”说完了,又嘱咐王一名等下邹老先生来了,不要乱插话乱说话。
把王一名说了一通,薛明汉一看时间,差不多快到十一点了,赶紧要王一名开车去接邹放。王一名问薛书记是不是一起去,薛明汉说去,当然要去。
峡川宾馆的贵宾套房里,薛明汉与邹放面对面而坐。
他们谈论的话题自然是从曹操的《短歌行》谈起,谈曹操作这首诗时的历史背景,谈曹操上阵能指挥千军万马、下阵能抚琴吟诗的文武之才。二人谈得很投机,一谈就谈了一个多小时。
邹放看已到午饭时间,起身说要告辞,被薛明汉拦住了。
“邹老先生,我已叫王秘书备好了酒菜,我们边吃边聊。”薛明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