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三年前,曾老回过一次清水县,他跟在县委成书记的屁股后面,见过曾老一面。时岁变换,斗转星移,曾老可能不记得他这个小字辈了吧,何况曾老十几年才回一趟老家,省里、市里、县里迎来送往,人员繁杂的,怎么能记得他这样的普普通通的副县长呢?
突然,曾老打量了一下关键,试探着问:"小关,是在县里(清水县)工作过的小关么?"
"嗯,首长,您老好记性,我就是小关啊。"关键顿时受宠若惊起来。
曾老好像对自己的记忆力很满意,非常高兴,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说:"听小成说,你的围棋下得不错,我和小成较量过几个回合,都是平手,听说你比小成还技高一筹啊,现在调驻京办了,如果方便的话,就来我家切磋切磋如何?"
"见笑了,我那水平岂敢跟首长相提并论?只要首长召唤,小关一定静候待命。"关键丝毫不敢马虎,也用同样不紧不慢的语气作了回答。这种语气,在官场绝非司空见惯,好像是自古至今所形成的特殊的一种风格,它代表着最豁达的谦虚,也代表着谈话的艺术和高妙。
徐苑是何等聪明之人,见曾老有如此雅兴,忙说:"首长,时间尚早,您就和关键来一盘如何?我们在旁边也好长点见识啊!"
见曾老点了头,勤务兵赶紧把棋盘摆上,保姆招呼大家喝茶。
关键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和这么大的领导下棋,怎么下呀?赢了首长不高兴怎么办呢?如果败下阵来,又不是自己的风格。记得在清水县当副县长时,县委成书记特别喜欢找关键下棋,可是每一次都是乘兴开局,败兴结束,弄得成书记一点也不高兴。然而,成书记死活不服输,尽管每一次都输,还是喜欢跟关键下,因为在清水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对手了。其实,成书记棋艺非同一般,很精湛的。传说他当乡镇长时,了解到市委组织部长喜欢围棋,他便刻苦钻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准。然后去接近组织部长,与其展开对弈。他见部长不甚高兴之时,就输他一盘,见到部长高兴时,就赢他一次,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旗鼓相当。成书记下棋,既讨得了部长的喜欢,又弄得部长心里痒痒的,越发愿意找他下。这样一来,两人很快成了"棋友"。随着来往的频繁,成书记提拔得很快,从乡镇长当了县长、当了县委书记,后来,部长调往省里身居要职,水涨船高,成书记也当了副市长了。
传言归传言,信也可不信也罢。前不久,关键读《通志》,贾玄和太宗的经典故事,妙不可言。传说,宋太宗有"善弈"、"绝格"之称,一些国手都下不过他。当时有个叫贾玄的围棋奇才,棋下得神出鬼没,千变万化,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动对方。和他下棋的无不对其棋艺水平佩服有加,他曾称霸棋坛数十年。他在进宫前便深知有权有势的人专横跋扈惯了,都有极强的好胜心,也知道自汉朝以来,已有好几位棋待诏因弈棋被皇帝赐死。因此他与宋太宗下棋时,不敢赢太宗,又不敢让太宗赢得太多,能看出自己故意输棋,落个欺君之罪。于是他每盘棋只输一两子,讨太宗高兴。宋太宗棋下得虽然不错,但他也自知比不上贾玄。不过既然贾玄甘愿故意输棋,也便不点破,乐得收下这个顺水人情。但是,时间一长,赢得太多了,宋太宗便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一天,他又与贾玄对弈,他对贾玄说:"我听人说你的棋艺天下第一,从没有负过任何人,而你为什么又盘盘负于我,可见其中有诈。现在再下几盘,如果你又输给我,我让人打你五十大板。"
贾玄听了忙说:"陛下棋艺高超,取胜不足为奇。下盘愚臣将全力以赴,争取不再输棋。"
果然,这盘棋下完后,贾玄没有输棋,但却是一局和棋。宋太宗哭笑不得,但又毫无办法。于是又下一局,这一局贾玄用尽了全身的功夫,结果又下一盘和棋。下围棋要做到不输不赢是很难的,甚至比赢棋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