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
夜里十一点半,远山县县委书记卓权回到了办公室,开始阅chu1堆满办公桌的公文。
一如既往,晚上陪了几桌客人。喝了数不清的酒,重复了若干制式的客气话。年轻的县委书记卓权,已经成为标准的“酒jing1考验”的干bu了。
县委书记,主政一方的诸侯,可谓大权在握,一言九鼎。可是如今,父母官卓权心里却五味杂陈,感受很是复杂。也许没有人会理解,这位很想有一番作为的县委书记,如今已经无可奈何地陷入无休止的官场应酬之中。
四十二岁的卓权,是由京城空降来的县委书记。他原在中央某bu工作,一年前,作为优秀青年后备干bu,到基层任职锻炼,被选派到北方省远山县任县委书记。
出生在高官家ting,从小就在京城里chang大的卓权,离开了繁华的都市,兴致bobo地走ma上任,来到绵亘几千里的群山shenchu1。
苍青色的起伏群山,一座叠着一座,像大海里的波涛,无穷无尽地延伸到遥远的天尽tou,消失在那云雾迷漫的远山shenchu1。辽阔、shen邃、无际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动着无垠的绿涛。
一踏入远山县城,这里的民风,这里的宁静,令卓权激动不已。终于,远离了都市的喧嚣,远离了权谋和浮躁,主政这近似与世隔绝的一方土地。卓权暗自庆幸,也很珍惜这难得的经历。他想在shen入实践的同时,在这崇山峻岭中,修shen养xing,养jing1蓄锐,以备有朝一日走出大山,跃上仕途高位。
让卓权感到兴奋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姐夫,现任北方省副省chang的谷川,就出生在远山县,并且,曾经在许多年前担任过远山县的县委书记。
刚来不久,卓权就发现,谷川副省chang是远山县走出去的官职最高的领导干bu。可是,一别二十多年,谷川却始终没有回过故乡。卓权有些纳闷,觉得姐夫真的有些不可思议,竟然能够割舍和故土的情愫。当然,卓权也曾想过,也许姐夫有自己的为政之dao,或许,另有不可示人的隐情。
去省城开会,自然要去姐姐、姐夫家看看。一次酒后,卓权曾委婉相邀,请姐夫在他任职县委书记期间,重回故里,回远山县视察工作。谷川听了,突然沉默了下来,惆怅地望着面前的酒杯不语。许久,自言自语dao:“红枫湖…很美啊!霜秋季节,眺望远chu1横迤着红色的山峦,艳丽如花的红叶,如火如锦,映红了半边天啊!走近枫林,那一排排枫树,举着被秋风染红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发出醉人的声响。偶尔落下几片红叶,为绿草地缀上斑斓的色调…”
真没想到,姐夫竟然有如此的雅兴,卓权被感染了。
坐在一边的姐姐卓娅不耐烦了“哼”了一声,说:“老谷,别一副穷酸文人劲了。怕是在那大山沟里,还埋藏着你的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吧?那里有没有个姑娘,名字叫小芳?我总觉得,老谷是个有故事的人,高shen莫测,秘而不宣罢了。”
谷川也不理会妻子的冷嘲热讽,陷入shenshen的回忆之中,目光飘浮茫然。
说实话,卓权很钦佩谷川,始终以姐夫为自己的榜样。多年来,二人的关系,有如亲兄弟一般。他觉得,姐夫从一个大山里的孤儿,一步步走到高官的岗位,足以证明其能力卓著,为官之dao的不同寻常。因此,便常常就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很juti的问题,求教于姐夫。心中的一些烦恼,也愿意向他倾诉。
卓权知dao,谷川是个很讲究实际的人,工作注重实效。他的一路升迁,其实是靠着自己的政绩。也就是说,他是踏着政绩铺就的阶梯,一步一个台阶攀登上来的。“谷川的官,是他自己实干上来的!”人们常常这样评价。他的为官之dao,可谓独辟蹊径。
但是,在北方省的领导干bu,也有个别人对谷川略有微词。卓权偶尔听到过,有一zhong声音认为,谷川工作很有魄力,敢拍板,敢决策,干事风风火火。但是,有的时候,过于专注政绩工程。
这些年,政绩工程名声不佳,各级领导都避而远之。但是,作为工作实际成效,政绩还是衡量一位领导干bu的很重要指标。只是,有的时候,政绩和政绩工程不易区分。
这zhong议论,虽然不是主liu声音,但让卓权感到很不舒服,也为姐夫感到委屈。他shen有ti会的是,从政为官,一个回避不了的矛盾是政绩工程。为此,他曾私下求教于谷川。
“自古以来,为官一方的人,都希望能取得‘政绩’,获得好名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嘛,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但是,当‘政绩’被别有用心的人添加上‘工程’两个字后,xing质便发生了变化。很显然,人们不能不把它与‘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捞取政治资本’等否定xing的评价联系在一起。
“尽guan‘政绩工程’由‘政绩’派生而来,但两者却是迥然不同的。‘政绩’是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工作的实际成效。而‘政绩工程’,怎么说呢?说轻了,是在政绩里掺进了个人的虚荣心和政治的功利成分,说重了,是被一些人当成邀功升迁的梯子。‘形象工程’在老百姓眼里,就是急功近利、贪图虚名的代名词。这是对一名领导干bu的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