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这一天,《河yang日报》来了个副总编,带了一名记者来采访有关河yang城市建设发展的新闻。新闻的内容是正面的,里面需要一段市领导的官方发言,因为尹凡分guan这个方面,所以找到了他。尹凡当然不愿意为这点事情浪费时间,就把自己刚刚写好的文章jiao给报社,说,正好我刚zuo了个调查,观点都写在里面了,你们拿回去看一看吧——后面bu分就不要刊登了。尹凡之所以这样叮嘱,当然考虑到自己新来伊始,正面的话怎么说都没关系,但负面的话尽量不要在大ting广众下说。
第二天,河yang日报tou版刊登出了副有关河yang城市建设与发展的chang篇报dao,其中有记者采访尹副市chang的内容。尹凡将这篇报dao从tou至尾看了一遍,尤其对涉及到自己的那bu分仔细看了两遍,心想这个副总编zuo采访还ting有经验,把自己文章中的观点提炼得简明扼要,其中个别语句稍zuo改动,变得更加口语化了,还真像是与自己当面对话的采访纪录呢。
到了下午,那位副总编又给尹凡来了个电话,电话里首先征求尹凡对报dao的意见。尹凡说,没什么意见,你们的采访zuo得还可以。新闻报dao嘛,就是要以鼓气为主,以正面报dao为主,这是新闻工作的责任。一边电话里说着,尹凡心里一边奇怪:自己又不分guan新闻,怎么说起话来竟然像个宣传buchang似的?一个人一旦当了领导,只要和比自己级别低的人说话,不guan谈的什么话题,都会摆出一副全知全能的架势,并以zuo指示的口吻发表意见——这是官场特有的一zhong效应。这zhong效应该怎么概括?是否可称为“首chang全能效应”?尹凡自己也想不好,只是觉得自己也未能“免俗”而有些好笑。尹凡这边说着,那边副总编嘴里一个劲地“是、是、是”等尹凡说完了,副总编说,我们报社一定会完全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zuo好新闻工作的。但是他接着又说,尹市chang,您给我们的那篇文章,我们从tou至尾看过了,觉得非常jing1彩,非常生动和shen刻。我们想,现在只是把前面bu分的观点写进报dao中去了。您文章中后面有关城市建设的思考bu分,据我读过的省内各家刊物发表的相关文章,目前可以说没有一篇能达到您的shen度,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我想把您的文章推荐到省报去发表,您看行吗?
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尹凡写这篇文章,开始只是一zhong思考后的冲动,副总编提出这个建议,他觉得即使他有讨好自己的意思,也毕竟是一番美意。而且写文章的人都有一zhong敝帚自珍的心态,他过去常翻省报理论版上的文章,认为那些文章基本乏善可陈。自己这篇文章虽说谈不上很专业,倒还真是有些个人的新鲜观点呢。他稍zuo沉yin,说,等我再稍微zuo些修改吧。
东yang县是尹凡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早些年他从市委组织bu干bu一科下到这里挂职,呆了一年多近两年时间。东yang县的栖凤岭,是河yang市的“制高点”一条蜿蜒高峻的山脉成为河yang市与邻市的分界,栖凤岭是这条山脉的主峰。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这里的生态环境一直保持得很好,原始林里草木蓊郁,liu出山岭的溪liu清澈可鉴。但是就在近年,有人在栖凤岭山脚下发现了一条矿脉,于是便筹集了一些资金来此地开发。因是私人开采,矿主是只要矿石不guan其他,洗矿时的废水和废弃的矿渣任其liu泻和倾倒入山谷、溪liu中,对于矿旁的一些村庄的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村民们起初和矿里jiao涉,矿主连村民的面也不见,还放出狠话:我们可是你们县里请来投资的,县太爷见了我们都客客气气,你们几个草民还想和我们作对?村民们没办法,于是向上写信反映,但信写了不知多少,就是没有回音。他们派村民代表到县里去,连领导的面都很难见到,总是被一些局的小科员们推来推去,什么矿产局、林业局、农业局、环保局…从这里推到那里,结果一个出来解决问题的都没有,倒是把几个村民的tou都转yun了。万般无奈,从今年开始,他们又向上反映。几封写到相关局的信还是没有回音,结果村民中有一个读过两年初中的年轻人那天看电视的时候,看到市里有一位新来的领导叫尹凡的,恰好主guan环保工作,心里说,这位尹市chang是不是当年在我们县里挂职的那位?要不把告状信直接寄给他?他把心里的想法和村民们一商量,大家都说就这样试一试,guan他是不是同一位尹凡,只要他主guan环保,就应该对我们的信zuo出反映的。果然过了没几天,东yang县的告状信到了尹凡手上,他看过以后决定尽快去栖凤岭现场看一下怎么回事。
这天恰好市政府没有会议,他带上罗旭东,乘车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