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市政府准备开发yang河路一带老城区的消息,在河yang市隐隐约约传过好一阵子,但是都没有得到证实。市里这些年变化太快了,从经济项目到市政项目,从企业改制到引资招商,一个接一个的新花样,让河yang市的老百姓眼花缭luan,应接不暇。这么多新鲜玩意儿,有的给百姓带来方便,也有些给bu分群众造成麻烦。但不论什么事情,市民都是在政府zuo出正式决定后,从新闻媒ti上知dao的,之前则尽是传闻。传闻有真有假,有的后来成了真的,有些则像一阵风chui过,什么痕迹都没留下。对于各式的传言,河yang老百姓已经习惯了。他们缺乏参与决策的资格,却不缺乏关注的兴趣,因为毕竟大bu分的传言都牵涉到社会改革和发展,都和他们的切shen利益息息相关。这次有关老城区改造的传闻也使居住在那一带的居民们的心情sao动了一阵,但过一阵见没有一点动静,看电视和报纸,连一点影子都没有,居民们只好又把心放回肚里去。毕竟要谋生过日子,为莫须有的消息念念在心要白费不少脑jin。但是,大家本以为至少近期不用zuo什么指望了,那一天,电视里却突然播出一条新闻,是关于河yang市政府和“王者至尊”房地产开发公司签署正式协议,联合开发老城区及建造河yang市第一座五星级宾馆的消息。电视画面里,上次主持市chang办公会,承诺解决河yang商业城的商hu们的上访要求的史市chang反复出现,近景、特写——特写——近景。电视里的史市chang,依旧是满面春风,xiong有成竹的样子,他的脸上放she1出兴奋的光。省城来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在签约仪式上亮了相,不过镜tou不多,一晃而过,没有多少人看清他的模样。
老城区改造,对于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来说,当然是一件ba不得的事情。但是这些年他们看得多了,也听得多了。有些地方搞开发,对于居住在当地的居民来说,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好chu1,地方和开发商的目的,就是要他们腾出土地,好zuo项目而已。
这次河yang市政府与开发商签订的开发地段属于两个居委会guan辖,什么剪刀巷、艄公巷、簸箕巷…把这一带像羊chang一般曲里拐弯地分割开来。居委会的辖区内还夹杂了一些单位的零星房产。居民当中,引车卖浆,各色人等都有,唯有边缘上一块市电子元件厂的土地上居民的shen份相对统一,不过那也是以前的事了。自从电子元件厂倒闭以后,厂里的职工除少量留守者以外,大多数仅仅保留了一个空tou的职工shen份,都外出自谋职业和生路,也干起别的营生去了。
shen份复杂,人员零luan,虽说这一带不少人祖祖辈辈相互为邻,但城市的居民不像农村的村民,没有宗族血缘关系的维系,也没有相互利益的调剂,bi1仄的生存空间倒是使得邻里关系不时因jimao蒜pi的事件闹出大大小小的矛盾。这一次,市里要改造这一片老城区,在这一带掀起了不小的sao动,居民们连日来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相互打探消息:什么时候会正式动工?拆迁的补偿会是多少?是给补偿费还是给还建房…就连平日见了面不愿讲话的邻居这次也感到,将来见面机会恐怕不会多了,因此少不了会相互寒暄几句,并互通一些dao听途说来的信息。
两个居委会的干bu在街办干bu的带领下,冒着酷暑,按照上级的要求,在拆迁地段分区分片召开了会议。会议开得都很短,无非是把市政府关于开发老城区的决定宣读一下,将拆迁日期通报一下。问到拆迁补偿,街办领导则支支唔唔,语焉不详,只是说,会按照有关政策办,让大家尽力响应政府号召,支持市政建设,为河yang市城市品位的提高和未来经济的发展尽到市民的职责。
拆迁补偿是个回避不了的问题。第二天一早,大家起床的时候发现,每条街巷内都张贴了关于补偿标准的通告,juti为河yang市好几年来一直沿用的标准。在规定期限内搬迁的一次xing发给现金,超过时限的每超过一天按1%扣除。
居民们一看见这个标准,大家都不愿意,一齐找到居委会,提出,这里是河yang市的中心地段,而且时间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以前的补偿标准应当提到。居委会干bu说,我们没有提高标准的权力,只能把你们的请求向上面汇报。我们居委会的干bu大多也居住在拆迁地带,也希望补偿标准能高一些。见干bu们这样说了,大家也就认为不必匆忙,等向上反映了情况再说。
可是,就在等待的过程中,却看见居委会的干bu相继在搬家。原来,他们不是没有向上面反映,得到的答复却是,居委会干bu要带tou搬迁,给普通居民zuo表率,这是一;二呢,就是开发商答应,居委会干bu先行搬迁的话,每提前一天可给予0·5%的浮动补偿;三呢,如果居委会干bu不带tou,到期限还没有搬迁,就地免职!有这三条,干bu们盘算了一下,都觉得三十六计,还是搬为上计。居民们的意见只好暂时搁置,顾不了那么多,于是一个一个地都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