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镇委书记 > 第十八章(2/3)

第十八章(2/3)

石盘沟村的苏国华反映的问题极为可笑,他说,还是在生产队那年月,有一次队里少给他分了一箩红薯,这件事他上访了十来年,也没有一个给予解决,早晚不解决,要钱没门儿!老不要说没有钱,就是有钱也不给这些坑害百姓的!信访办主任给我说,这小,年年都是以此为理由抵制款。这家伙是个“养人专业”与他的又瘦又小的女人当超生游击队,串了大半个中国,生了五个孩回到村里,孩是不生了,就是穷得叮当响,别说钱,一到冬季,还得吃政府救济。吃归吃,从来不承情,不骂共产党,光骂村,是一个典型的“

从广东回来以后,县里就通知我和镇长、抓农业的副镇长、农经站长,连续三次开会,安排今年的夏粮征购及结算工作。其中一次是从中央一直开到乡镇的电话会,朱总理要求严禁“村结”必须搞“结”调指,这是“压电”谁也碰不得!现在,各比各级会议还快,这上级神,早已通过无线电波,用广播、电视还有报纸、杂志传到了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了,正所谓“家喻晓,妇孺皆知”

法,只要粮任务完成,一算一扣,其余再去征收就是了,作简单易行。我们却为今年用不用这个方法犯了不少踌躇。

我对大家说,不能光说大话,才看两泥,你们得立一个军令状,谁拉全镇的后,我就掂你支书记“这挂弦”!青石沟支书记史敬先赌咒说:“要是收不上来,就不是熊的!”

我们分析了河的实际情况,我就下了话,算是决策。我说,总理的话讲得这么厉害,说明各地确实存在有大量的问题,不然不会引起中央领导的度重视。但是,小平同志也说过,把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是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就河的情况而言,用“结”的办法,一家一,几斤几两地去结算,发了钱再收上来,只能是折腾我们的老百姓。咱们权当是中央的压电线扯不到咱这山沟里,想碰也碰不上。继续实行“村结”的办法,了问题我担起来,真到时候把我拿下来了,咱们刘镇长接任我这个破书记继续革命!听上去,大有着一“风萧萧兮易寒”的悲壮。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这样安排下去以后,并没有发现了什么问题,各村群众上访,从来没有人拿着报纸找我们算账,反映这件事情的。

在征收统筹提留的过程中,日积月累的各社会矛盾都冒了来,哪个村都现了一些“难缠”、“钉”他们以抵制款。有的是因为宅基地没有安置好,有的是因为计划生育理太过分,有的是因为上年结算不清楚,有的是办乡镇企业占了地,有的是开了矿,周边的土地没有复耕…反正理由很多,每天都有几个老大难村的群众到镇里上访告状,哭哭啼啼,吵吵嚷嚷,骂骂咧咧。一般的反映作风暴的,事不公的,贪污多占集便宜的,还多少有一定的理,也有一些纯粹是无理取闹。

镇里搞了三天一评比,五天一站队,把村得嗷嗷叫,到第十天上,各村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只有小桐河、西关两个村仍然拽,落后了一大截。联想我到任后,组织的“教育集资、民工建勤、夏粮征购”这三大战役,西关村没有一次顺利完成任务,我就在心里给这个书记方明伟画上了一个,恨恨地想,遇着机会,非把这小拿下来不可!

兰家河村一个三十郎当岁的妇女,反映的问题更为奇特,她写了一个顺溜,既状告村主任恩义,又告了县人大副主任丁文,因为文恩义的外甥,因此就上挂下联了。告状信的题目是“还老百姓的死活”内容是“山皇帝远,占耕地没人恩义,占耕地,他的势力在县里;大队不小队怕,他的势力在县人大;县人大有个丁文,一家早已是商品粮;不百姓他舅,顿顿都吃红烧…”

这个女人第一次到机关,先往我屋里钻。只见她上扑面,嬉笑脸,描眉抹红,镶着金的两个门牙,一闪一闪的,两只睛睃来睃

到了收缴统筹提留时,我想起“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来历,和班里同志们商议后,定下一个调:要一反以往的法,要求各村一定要先把村提留收足,首先解决村组的工资问题,然后再考虑镇里统筹的这一块。虽然属于“豆腐一碗”和“一碗豆腐”换换说法,但这个决定竟然对村影响很大。在村支书、村主任和村文书参加的夏粮征购工作动员会议上,村们说,过去几任书记,都要我们先把乡统筹分收上来,村提留分收上来收不上来由村里自己看着办,反正是“镇里情(落)囫囵村情(落)破”结果年年都是村提留收不齐,大、小队发不下来工资,叫我们“只拉磨不吃麸”这次贺书记优先考虑我们这一块,我们没有说的,把镇统筹也一分不剩上来!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