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当上了宣传部长。郗应松是他的老领导,又是宣传部长出身,訾同亮对郗应松非常尊重,言听计从,私下里常常称郗书记为“老师”老师教给他的第一招,就是在县里的新闻报道上,要突出宣传吴书记,其他人尽量不予宣传。另外告诫他,两人虽然同属宣传战线,同在一个县工作过,但千万别让人感到过往甚密,以免给人拉帮结派的感觉。这些,訾同亮当然心领神会。
在政界,有不少人喜欢看本地的新闻节目,这是因为他能够上镜头。有一些领导,常常为镜头上多出几秒或少出几秒,正面或侧面,是远景还是特写,而打电话大闹电视台领导,让电视台领导责怪编导,吴国栋也不例外。
在丰阳县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吴书记有个习惯,总在晚上要看一看本县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由于吴书记的工作相当忙,往往忙到晚上将近十点钟以后,才有暇打开电视。所以,凡是知道这一情况的干部,都不肯占用吴书记过多的时间,不到晚上十点钟,赶紧起身告辞。这是因为,丰阳县的本地新闻节目,准时在十点钟开始。
县里的《晚十点播报》节目正是在郗应松授意下安排的。开始是插播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之前。郗应松书记经过一段认真观察,揣摩透了,特意交代訾同亮,让他安排县电视台把地方新闻节目不仅继续插播,而且要另加一段时间。于是,丰阳县的本县新闻,不仅抢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播出,而且在夜里十点钟,再来一段完整的。反正不管老百姓看不看,首先要保证县委书记看。
在丰阳县上上下下形成的宣传体系中,大家心照不宣地把郗书记的意图贯彻落实得非常好。十分钟的本县新闻节目,吴书记铁定的第一号,占用时间必在两分钟以上。曹县长的镜头偶尔为之,其他副职,不管是副书记、常委或者副县长,一律一闪而过。约定俗成,见多不怪,个中的烦琐,不再一一列举。
人们公认,曹县长与吴书记,是一对团结奋进的好搭档。镜头里流转的,主要是吴书记的高大形象。党政两个一把手同上镜头时,曹县长的配角地位也能让县里的录像员惟妙惟肖地处理得恰如其分。
几年下来,吴书记对此非常满意,也对曹县长以及宣传战线非常满意。所以,临换届改选前的最后一次年终考核,吴书记是推荐曹明祥继任的,并且在考核组最终和县委书记交换考核结果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曹明祥知道这一结果后,心里十分感动,觉得尽管吴国栋这人深不可测,但对自己确实是有知遇之恩的。甚至想,跟着这样的人干活,就是肝脑涂地,也是值得的。
正是过罢春节后,这情况渐渐地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