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同一项工作任务,由于大家分管的具体任务、方向、层面不同,不可能再分出具体的政绩。古时有观民风的官,以褒奖提拔官吏,现实观民风的活动,是上级派出的干部考察组的考察,考察组通过考核官员的德能勤绩评定干部,而这些都依靠干部们来评说,谁的同盟军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左右政绩的大小。
除了潜在的其他因素,副县级干部给上级领导的印象更多地依靠个人气质、政治声望等得以升迁,而政声来自于科级干部的口碑。
当烧烤的香味伴随着女人们的笑声在空气中自由散播,韩江林心情为之一震,觉得美好的前景开始向他招手。
小郑钓得两条两斤多重的红鳞鲤鱼。小周到稻田里捞来一把干枯的稻草,把鲤鱼包好,放在火边慢慢烘烤,稻草烧掉,香味浸进鲤鱼里面,吃起来格外香甜可口。
组织部和南江干部的第一次联姻是成功的。南江的女干部泼辣大胆,又热情周到,一口一个石部长、杨主任、张主任,把几位捧得晕乎乎地找不着北。喝了点酒,女同志们面若桃花,她们是情感型的,比男同志更容易直接表达心中的愿望。
刘主席柔媚的女性电光眼顾盼生辉,对石雨林说:"石部长从基层出去,知道乡干的辛苦。我们都熬成大龄青年了,还找不到对象,你不帮我们,谁还帮我们?"团委王书记咯咯笑着帮腔:"不帮也可以,以后找不到男朋友,成了大龄青年,天天上你家,闹你个鸡犬不宁!"
三个女人一台戏,几个人一唱一和,石雨林像在云里雾中,只得求助韩江林:"韩部长不在这里?提拔调动还不是他一句话?"
这句话又引来几位一阵炮轰,一个说,韩部长自己的稀饭还没吹冷,还要靠你们帮忙才能上去。又一个说,南江镇和组织部都在韩部长领导下,是一个锅子里吃饭的一家人,家长不管具体事,我们赖定你这个副家长了。
暮色降临,席终人散,一伙人仗着酒意,小时所受的文化熏陶这会儿表现了出来,小车一路起伏颠簸洒下一路歌。及至路头分手,大家竟然难舍难分了。歌声远去,韩江林依然陶醉在缥缈的歌声中,心想,孔子所谓沐浴春江、歌咏而归,不过就是这样的生活吧。他脑子里重现热闹的场景,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微笑,心说,女人是天生的外交家,在与外界交流接触的过程中,亲和力很容易发生作用,往上跑项目什么的,可能比男同志更有优势。
一路上,张主任和石部长盛赞南江女干部素质高。一向羞怯的小杨也仗着酒意说:"韩部长培养的干部,素质哪能不高?"小郑笑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韩部长手下人素质不高,他能当部长?"
石雨林感叹地说:"一头领头的羊,会把一群狼带成绵羊;一头领头的狼,会把一群羊带成狼。我们那个乡,论文凭、论年龄、论经验都不错,论能力、论干劲、论气质,与南江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一次简单的聚会,竟然变成了干部素质评比会,韩江林想不通,哪能从聚会上看出干部的素质?不过,南江的干部给组织部的同志留下好印象,这正是他的目的所在,既然火点起来了,他只能加柴,不能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