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中华道统。”
听了这话,正德与满朝文武俱是一愣。鞑子要念书?这个可是真新鲜。“还有
“还有一事,大汗想在大明京师设立商栈,互通有无,也为草原子民来中土行商行个方便。请陛下恩准。”
正德皱着眉头想了想,遍视群臣。“诸位爱卿,对鞑靼所提和议有何看法?”可群臣的反应实在令他生气。
这两日朝局遭逢大变,方才又眼看着数十名郎中以上高官落马,六部首脑几乎一扫而空,许多人已是噤若寒蝉。尤其是刘宇、曹元辈,可以说身在朝堂,心却惶惶然若丧家之犬,哪个有心思议国政,只怕一句话说错便给正德做法拿下了。
至于一干武将,更是无从搭腔。大明朝开国以来,武官不干政。每逢廷议,话题不涉军争战守,这些武官决不开腔。即便是谋划军事,往往也有兵部发话,正牌的武将却是听地时候远多于说了。
刨去这两大堆人,这会子应声而出的,便只有那些御史、散官了。若说气势,这些位绝对是正气凛然、火力密集,将鞑靼人对朝廷的不敬翻了个底朝天。只是引经据典、义正词严地一番痛责之后,真正管用地话却说不出几句来。也难怪,术业有专攻,这些言官骂人是本职,正儿八经研讨政务,没玩过。
听了小半个时辰地聒噪,正德居然还没翻脸使性子,确是难得。看看出班地那些说得累了,人家鞑靼使臣开头还较真辩驳几句,后来干脆眯眼消化神了,正德一摆手,令众臣回列,转头看向文官头排的三位阁臣:“三位,有什么主意么?”
只见刘宇、曹元二人,王八看绿豆大眼瞪小眼,半天说不出个道道来,半日只是憋出几句“和为贵”、“无伤天朝颜面”、“乾纲独断”之类地话来,等于没说。
再看李东阳,捻着胡子跟没事人一般,东瞅瞅西看看,一副很是开心的模样。偶尔跟正德一对眼,那眼神里却包含了许多东西。不必相询,正德领会这位老首辅地意思:按着皇上你的想法办就是了。
于是正德不再等下去了。“冯虞——”
“臣在。”
正德一指出班站立的冯虞,对本雅克图笑道:“这位,想必你是识得的。即便不识,他地名号你也必定听过。我大明镇辽侯、太子少保、兵部尚书、都督佥事、龙虎将军、锦衣卫指挥同知√卫亲军都护冯虞冯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