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落钟离山,在幸福的山上,我真切地听见了大自然本真的声音。武落钟离山,土家人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圣山;清江,土家人的母亲河,土家族的摇篮。此时,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你只要伏下去,心沉路上,你就会
受到真实而真切。“我们的幸福,那是因为有也没有。”
我记得上大学时曾读过丛维熙的一个中篇小说,题目是《大墙里的白玉兰》。说来真是凑巧,去年十月我到山西开会,在蒲坂古城的永济市新华书店,发现了这本丛维熙的《男儿山女儿河》。因为是散文集,没有收他早期创作的那个中篇。作者代序中,有这么几段文字:
我就想念起在原先的院和办公楼上班时的时光。坐在办公室伏案工作,累了,便站起
,走到走廊上,看院
里的
草树木。有两株白玉兰,是我和同事们亲手栽下的。过了十年,竟长成大树,一到
季,玉兰
便开了,洁白无瑕,
得世界一片洁净,人的心儿就随着视线变得透明,不自觉地想起童年和少年的时光,那些无忧无虑的
好岁月。有一天,有位领导走到我的办公室里,说:“晓习,你看院
里的玉兰
开了。”我抬
一看,竞看得痴了。那是一树多么
丽自然的玉兰
啊,象白雪一般清纯洁白,似一位
妙的女
亭亭玉立,什么也不说然而什么都说了。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使自己静下心来读丛维熙的那些巍峨如峰,令人
山仰止的代表散文真正品格的散文。秋赋,寻瀑,观
二题,蟹趣二题,冬韵,男儿山,女儿河,待嫁的“新娘”,云海行舟如歌,梦中的河,失落的图腾,海中听海,还有“
杯池”吊古和学一回苏东坡等等。丛维熙无疑是文学前辈,对于我们这些青年作家来说,他的右派经历和人生阅历以及文学成就本
就是一本耐读的书。我不去想那个名叫《大墙里的白玉兰》的中篇了,现实的玉兰树到了开
时节,在院
里散发阵阵幽香。
我的思绪飘向了那个年代,文笔的散文构成一篇篇
丽的画面。而我自己又开始自责起来,现在提笔文章是越写越长了,竟有那么多时间去写或看那些无病
的文字。随着办公地
的不断搬迁,我已经
理了那些废旧的书报,加上搬家的频繁,一狠心连同大学的文科教材也卖给了收破烂的,
一斤两角伍分的价格,几麻袋的旧书报和读书笔记卖了35元。
理完后,心里一片空落,又有几分解脱,说不
的怅然。
那么,廪君称王后,即率族人西征,首先征服了清江最后一个母系氏族盐女神,后开拓疆域,建立了
国。因此,武落钟离山也就成为一座
人后代崇敬的圣山。然后,
人以勇猛善战,能歌善舞著称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时,
人
华夏一统。
人后裔后演变成当今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每年从世界各地到武落钟离山寻
朝圣的
人后裔成千上万,满怀虔诚和敬仰,踏寻先祖的足迹,倾听远古的跫音,
受神秘的呵护。
什么是散文?散文是文学品类中的自由落。它是诗的
妹,听命于心灵情
的呼唤。
三.玉兰开
散文中的品,都不是文字的堆积
,而是无
之乐,无弦之琴;其内在音韵有时壮若大山回声,有时又静若游丝无语;在无声与有声之中,让人血涌心扉,或让人久久痴醉。
奉以为君。氏之
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再文联和文
局的院
,已经不见了白玉兰树、茵茵的绿草坪代替了黄杨树、桃树、杏树和玉兰树。心里的玉兰树到了开
季节,朵朵白玉兰,那么
丽纯净,似歌如画,也许是一
神寄托罢了。
在那个山上,我看见了一片云,一片杏黄的云;在那个天的山上,我看见了一片云,一片让我魂不守舍的世界――那个世界,
开,那个世界,让我不能自己。
那个世界,我心向往,什么时候,我们的心再相聚呢?
风雪月是散文,落红
是散文,蓝天白云是散文;凝重哲理是散文,金戈铁
是散文,人生咏叹是散文――只要是以一支有情之笔,将其真实
受编织成为一个方圆。
机关办公楼搬迁到东门巷的政府礼堂内,县里的决策人已经定下了建一栋四大家综合办公楼的方案,随着综合楼规划的有序
行,人大机关办公地
将继续迁址。以前的人大机关办公楼现在变成了文化
育局的办公楼,县里有名的文化人都在文
局和文联院
里
。
这是一个丽的约定,在幸福的武落钟离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