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半bi河山
民营企业是金山县的半bi河山。县委、县政府采取政策驱动、环境牵动、bu门联动等多项措施,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当地培育壮大了一大批财源支zhu。不到一年,全县各项税收入库总额亿元,国税、地税双双提前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其中民营企业提供的税收收入占入库税收总额的一半以上。chang期以来,金山是一个工业小县、山区穷县。针对现实情况,县委提出了发展民营骨干企业,培植地方经济支zhu的明确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着力优化五个环境。进一步优化政治环境,县委、县政府除表彰奖励纳税大hu、劳动模范外,还注重选举优秀企业家担任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组织民营企业家外出学习取经,给民营企业发放“企业权益保护牌”,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并从经济上、科技上、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县直“窗口”bu门完善了服务承诺制度及民营企业评审职能bu门工作好坏的guan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各执法bu门专门面向民营企业开设了执法服务工作站,对民营企业办理各zhong证照zuo到受理优先、办证优先、审批优先;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全县上下开展人人都是平远形象,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开放文明新形象活动。县党政领导带tou,每月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广泛征求企业家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孙锋走访了金山宏信集团公司董事chang兼总裁、古城锰业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chang李世联。当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以同胞的挚爱向灾区一次xing捐款达200万元,成为民营企业中最大的爱心捐献者;当一个个土家学子因贫困面临失学时,他以企业家的责任,先后多次捐助,让他们顺利地完成了学业。2008年,他以辉煌的业绩、娴熟的企业guan理技能,荣登金山首届“优秀企业guan理人才”榜首。
今年40岁的李世联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谭家山镇,与**主席的故乡隔山相望,不足百里。他从小家ting贫穷。兄弟5人,吃了上顿无下顿,勉强读完初中后辍学在家。1988年,20岁的李世联为改变贫穷的命运孤shen离开故土,开始了打工生涯。没有知识,没有亲友相助,他饱尝谋生的艰辛。
一定要改变命运。经过数年努力,他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1996年,他进入矿山行业,从一名打工仔zuo到了业务经理。1998年,他终于一跃为老板,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
有了数万元资金,他底气更足了。1年,他离开刚刚熟悉的黔州大地,只shen来到中国八大锰田之一的清江金山,他要来开垦锰矿储量达1600万吨的古城锰矿这片chu1女地。可是,矿石的磷han量太高,提炼技术难过关。很多朋友都劝他“风险大,不要搞”,继续下去会倾家dang产,就连最好的朋友也不支持他。他铁了心:就算倾家dang产也要zuo。创业之初,他ju债缠shen背水一战。看到锰矿的开发潜力,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错。他拿着样本到陕西、湖南、北京,一次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