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组织公司与农组建茶叶生产合作社,走“公司 农
”的路
,一方面让茶农收
有保障,一方面让公司有研究培育优质原材料的场所,实现了双赢,使茶叶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支
和民族团结
步示范村建设的支撑。2007年,全村茶叶收
过万元的达到820
,其中过3万元的66
,过5万元的22
。
全国25个省份先后发生致病
猪蓝耳病疫情,得知这一情况后,黄平立即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信息,并采用网上所学到的防治措施。结果,他利用电脑养的猪不但经受住了“蓝耳病”疫情的严峻考验,而且由于
质好,销到港澳地区都不用检验。去年,他的养猪场共
栏商品猪1200多
,纯利
有30多万元。
黄平已成为村里的电脑农业示范,他带动周围几十个养猪大
,成立了养猪协会,依靠科技发展优质绿
无公害瘦
猪,使石牌村成为名符其实的养猪专业村。
恩施享有“中国硒都”的誉,茶叶是其一大支
产业。恩施茶叶“以硒为贵”,尤以芭蕉侗族乡
产的无
系良
富硒茶最为
名,芭蕉茶叶自然品质优良,
硒量适中
受消费者的喜
。芭蕉侗族乡被誉为“无
系良
茶第一乡”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必须结合本民族特,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农牧业、农牧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特
经济和优势产业。”省民委副主任告诉记者。
我们将一步加
和扩大民族团结
步示范村建设,通过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民族特
产业经济,同时结合推广电脑农业,在少数民族地区打造
更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理*’的
有
郁民族特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生活好起来。省民委主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如今,在这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山村的村委会和电脑农业示范的家里,只要轻轻
击鼠标,
茶、养猪、烟叶、
芋和
山反季节蔬菜等的相关知识都可以查找得到。省民委在民族地区开展电脑农业的推广工作时,还通过经常举办培训班、编写电脑农业简易读本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电脑走
千家万
,让
科技易于农民接受、掌握和应用,为民族地区造就了一代懂科学、会
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然而,在大规模、规范化发展茶叶产业之前,芭蕉乡灯笼坝村的农*要植
稻和玉米等粮
作
,一亩地的一年的收
不到600元。如今在省、州民委和上级党委、政府有关
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
照“以茶叶为主
、以
果和畜牧业为两翼”的一
两翼经济发展思路,切实
大茶叶产业。目前,该村的茶叶总面积已达到五千多亩,占耕地面积的90%左右。
多,为控制疫情传染,黄平忍痛捕杀了600多
猪。
在扩大茶叶植面积的同时,恩施市民宗局还积极为该村引
现代企业
理机制。
照芭蕉侗族乡茶叶加工企业整
布局,对原有10家作坊式加工厂
行优化,组成了2家规模大、设备良、市场好的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
理制度,增
企业市场适应能力。
一年的辛勤劳作化为乌有。此时,他想到了县电脑农业办公室为他的养猪场安装的电脑监控设备。于是他聘请了两名饲养员,自己将主要力放在网上,查找生猪疫病防治的技术资料,在他的收藏夹里积累了4万多字的养猪资料和200余幅图片。在猪场的电脑监控间,有20台电脑监控仪,随时监控每间猪舍和每
猪的情况,投料、
、饮
、疫病等所有环节都在监控之内。
省民委联合该省地方政府门,积极引导民族地区
行产业结构调整,把引导民族乡镇培育新的财源增长
作为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努力,使全省众多民族乡镇都走上了致富之路,涌现
了工业兴乡的代表――沔城回族镇,
产养
大乡――九里回族乡,以及闻名全省的茶乡――芭蕉侗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