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大生产运动。久经战斗考验的黎化南被调到晋绥行署任粮局长、财政副
长。他忠诚地执行党的方针,
发动群众,一面开展减租减息,一面带
领导军民开荒
地,广泛开辟财源,保证了
队粮
供给,粉碎了敌、伪、顽的层层封锁,解决了军民的生活供给,为
队的后勤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抗日战争胜利后,黎化南任晋绥行署财政
长兼贸易总局局长,后任晋绥军区后勤
长。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他依靠群众,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再次为夺取战争胜利立下汗
功劳。
1938年秋天,日寇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国民党又消极抗日,
队供给问题成为革命武装生死攸关的问题。*中央被迫
兵简政,
1935年11月,二、六军团从桑植发开始了艰难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转战于湘、黔、滇,渡过金沙江天险,
康藏
原,过大雪山。次年,二、六军团奉命改为红二方面军,黎化南调任军司令
理科长。此后,黎化南随
队穿行广漠、荒凉的千里草地。生活极度困难。战胜艰难险阻,他跟随贺龙走
了草地,胜利完成了长征。
1934年冬至1935年秋,二、六军团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转移,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各地。队战斗在大山区,群众生活十分艰苦,每到一
,都要打土豪清算地主财产,以解决
队生活和群众的困难。在
队中
后勤工作的黎化南既要参加筹粮筹款筹军械,安排
队的吃穿用,又要背负行装,行军打仗,受尽艰难困苦,他仍圆满完成了任务。他常对女儿回忆:“搞后勤工作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
虎,记不清有多少不眠之夜。”
黎瑛常听父亲的战友们回忆,在长征中,无论条件多艰苦,黎化南首先考虑的是战友的生命安危。长征发前,一名叫成兴本的战士在湘鄂西战斗中负伤,
队急着赶路,将他
给当地―财主家养伤。黎化南担心
队一走,成兴本就会被人杀掉。他悄悄找了两名战友将成兴本抬
来跟随
队前
,成兴本
动地
泪长
:“要不是您,我就没命了。”长征途中,战友倒下了,他总会把自己节省的一
青稞面全
给卫生员分给了伤病员,自己却吃各
野菜。―名叫邓兴银的湖北石首战士,见黎化南总是把自己的一份给他吃,看见黎化南没鞋穿就给他打了一双草鞋。另一名叫胥治中的湖北石首人,参加长征时仅有14岁,黎化南看他又瘦又小,担心他走不
草地,就把他带到向边当警卫员,实际上是黎化南一路上对小伙
心照顾。在长征过程中,黎化南和战友们患难与共,结下生死之
。
“*”期间,黎化南家里成了革命老的避难所。一些老
受到不平等的政治待遇,
心遭
1949年1月,西北野战军人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野战军,黎化南调任一野后勤长。兵
未动,粮草先行,黎化南以
作则,圆满完成浩繁的后勤工作任务,为全国解放作
了重要贡献。
正直善良一生,博之心
受群众
全国解放后,黎化南历任防空军后勤代
长,铁
兵后勤
长,国防
办公厅副主任兼
理局局长,解放军总参
理局局长等职。1978年2月被选为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
转战南北,圆满完成浩繁的后勤任务
在女儿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位正直善良的革命军人。无论是艰苦的革命岁月还是解放后的和平年代,黎化南总是真诚地把自己的心南给
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老总就调他为二军团理员。从此,黎化南开始了为
队后勤工作而战斗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