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失灵了?”提问者好像是在开一个玩笑。
唐纳森仿佛很吝啬自己的语言,又用体态语言表示了意见,那意思很显然是“很显然”的意思。
“我记得在任何太空装置重新联合时——比如说对接,都需要进行例行生物检测。‘特潜2号’在与‘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对接之前进行这一工作没有?”
郭威终于停止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而且问题提得非常尖锐。
“我明白你的意思。”唐纳森这次破例开了口。“从‘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上自动记录器发回的电脑记录来看,‘火星之子’的电脑本来的确有这样的要求,但是,对接还是马上发生了。根据记录可以发现,决策来自‘特潜2号’。”
郭威皱起眉头表示不解。“难道‘火星之子’不是‘特潜2号’的爸爸吗?”
“这种比喻不够准确。”唐纳森解释道。“这两部电脑是平权的,没有主辅之分。也就是说,当‘特潜2号’的电脑与‘火星之子’的电脑的命令发生冲突时,‘火星之子’的电脑不可能强令‘特潜2号’的电脑改变命令。事实上由于指令程序一般来说都是相同的,因此这种情况从没有发生过——在此之前。”
“在指令不一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对接吗?”郭威暂时没有理会这种在此之前从没有发生过的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就是兄弟之间也该商量才是。”
“反正最后对接是成功了。”唐纳森的表情有些无可奈何。“但也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情况,那就是——”唐纳森的语气第一次变得有些紧张起来。“‘火星之子’上有人人为地改变了其电脑的指令。”
全场息声。
7、病毒
“那后来——”大概过了10分钟的时间,郭威终于打破宁静,添了添嘴唇再次发问。“就没有任何信息了吗?”
“‘火星之子’的电脑最后显示,在‘火星之子’太空实验站上已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了,随后,它就不再有任何声音和图像信息了。”唐纳森陈述自动记录器发回的资料。“但是我们还从特急警报系统中收到了这样一组极为奇怪的电讯,它是由三个毫无关系的词汇组成的,而且根据记录资料来看,这条电讯被初始发送人下令反复发送。它们是——”
全场再次陷入无声状态,所有的人都在等待。
“火星;生命;基因。”
全场继续保持着无声的寂静。
从某种意义来说,在座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三个词汇并非毫无意义,它们正是刚才郭威与唐纳森对话中所担心的问题的答案。
事实上,郭威与唐纳森刚才的对话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宇宙生物形态的问题。
有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最有可能首先接触到的外星生命,很有可能不是高级生物,而是低等的细菌或病毒。早在20世纪出版的《死城》当中,美国科幻作家迈克尔·克赖顿就曾预言过这一点。后来,这位作家以其《侏罗纪公园》等大制作的科幻影片而名噪一时。
克赖顿在《死城》中列举了大量有说服力的资料,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人类与地球外层空间生物的第一次接触,是由已知的物种生成概率所决定的。而在地球上,复杂的有机体毕竟只是少数,而简单的有机体则不计其数,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在地球上,有数百万种细菌,有数千种昆虫,却只有一定数量的灵长目类,四个猿种,至于人类来说则只有一个。
因此,人类首先接触的外星生物也可能不是长着三只眼的怪物,而有可能是一种极为低等的细菌或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