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女娲有ti
等到冯瑞又回到公司时,自然早已jing1神奕奕,在升降机中,几个女职员刻意在他面前用高半度的声调说话,想xi引他的注意,他则只是十分有礼貌地笑着。
一进入了他的办公室,他就把微型ruan片jiao给了他的助手,吩咐他放入特设的装置之中,然后把现出来的结果,送到他桌上的电脑终端萤光屏来。
他的助手是一个xing格十分活泼的小伙子,tiaotiao蹦蹦,走了开去,五分钟之后就接到了通知:“你可以阅读那ruan片的内容了!”
冯瑞按下了几个掣钮,萤光屏上现出了文字来,那是手写的德文,字ti相当工整,提出的问题是:谁造就了NU-WA的shenti呢?NU-WA是一定有shenti的,谁造的呢?
在这里,NU-WA当然是一个拼音的两个音节的名词,从问题的上下语气来看,那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而且从拼音的方式来看,这个人应该是一个东方人。冯瑞把这两个字的拼音,念了几遍:“愚…阿…雨…蛙…女…挖…”
他心中想,如果那是汉字的专门名词,可麻烦了,汉字的同音字相当多,很难找出正确的字来。而他才读的那些音,除了“雨蛙”一词还有点意义之外,其他的都一点意思也没有。
但就算是“雨蛙”也没有意义,谁会关心一zhong青蛙的shenti是怎么来的?
他一面想,一面利用电脑搜寻着这两个拼音字有可能显示的意义,很快就在电脑上打出来的汉字之中,找到了“女娲”这个词。一看到了“女娲”这个名词,冯瑞陡地站了起来,他读电脑,也习历史,尤其对东方的历史,包括中国历史在内,相当熟悉,而事实上“女娲”这个名字,不必对历史有多shen的研究,也可以知dao!
女娲是一个神话人物,关于她的传说十分多,那时都一起涌上了冯瑞的心tou,但是真正令得冯瑞感到惊讶的是,这个问题,不是那老妇人提出的,早在两千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曾作过一首chang诗:“天问”这首chang诗是天下第一奇诗,就宇宙中zhongzhong不可能的现象,提出了上百个问题,没有一个问题是有答案的。在这许多问题之中,就有一个是:“女娲有ti,孰能近之?”
这个问题,用语ti文来表达,也就是这时出现在冯瑞眼前的这个问题!
一个神秘的现代老妇人,竟然想出了一个两千多年前屈原提出过,至今仍然没有答案的问题,这,若说不是开玩笑,不知算是甚么行为?
冯瑞有点啼笑皆非,他又按动几个键掣,有关女娲的资料,也就一一出现在萤光幕上。
他首先提到的,自然是“天问”中的那两句,因为这是“女娲”这个名,第一次出现在文字的记载之中。
女娲这个神,在出现于文字之前,一定曾在人们的口tou中广为liu传,不然,也不会出现在屈原的诗篇之中。
也和许多上古的传说一样,女娲这个神话人物,充满了神秘xing,首先是她的形ti,古怪之极:人tou蛇shen。
神话中有许多生物是人和别的生物的结合,中外一样,埃及的狮shen人面神,就十分著名,还留下了ju大的石像。
人tou蛇shen的女娲并没有雕像留下来,可是大家认定了她是女xing,或许是由于名字中有一个“女”字的缘故。
女娲的传说之中,最著名的,自然是“炼石补天”那一桩,说是在一次剧烈的战争之中,天上崩了一个大dong,于是女娲就采了许多五色石tou,炼了来把天上的大dong补上。
也和所有中国古老的事一样,都无法shen究细节,只好笼而统之,hanhan糊糊地接受。
也有传说,说人类是女娲制造出来的,女娲用泥浆洒向地上,每一滴泥浆,就化为一个小人,那就是地球人的来源。
人是神制造出来的,这zhong神话传说,中外都有,也不必shen究。有趣的是,女娲并没有照她自己的样子来造人,而把人造得像如今这个样子。
像“山海经”、“淮南子”这类和古代神话有关的书籍,还记载了女娲这个神的一个十分特别的地方,就是她的形ti不是固定的。
山海经说她“人面蛇shen,一日中七十变。”
淮南子说:“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
七十个变化(后来的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显然是从此得到灵感,衍化而来的),也没有详细记载变化出来的是甚么形状,只知dao她的原形,肯定是人首蛇shen。
那么,屈原当年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单问她的原形呢:还是包括了她的七十个变化的形ti在内?
冯瑞想到这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一个本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