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不耐烦:“只怕你弄错了,她在两天前就不知道自己是甚么人了──”
提供消息者坚持:“我不会弄错,她是方如花,我的同学。”
值日警官自然只好记录下来,不久以后,警方就发现这个女郎的名字是方如花这一点,多半没有问题,因为所有提供消息的人,都说出了同样的名字,但是照例,也都讶异之极:“怎么会呢?昨晚我还和她在一起”或者“警方弄错了吧,二十分钟之前,我还在校园见过她,她在医院?”
在超过二十个电话之后,警方也弄清楚了这个叫方如花的女郎的身分,她有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一个有几家中型工厂的实业家,方如花是音乐学院的高材生,被誉为十分有希望的未来指挥家,今年芳龄二十二岁。
有了这些资料,警方和方如花的父亲,那个叫方继祖的实业家理论,却给方董事长痛斥了一顿:“开甚么玩笑?我女儿失忆了?我看是你们警方糊涂了!你们那么做,完全破坏了我家的平静生活,要负法律责任──”
警方也感到事情怪异莫名,只好耐着性子提议:“如果你坚持方如花平安无恙,能不能请她到警局来一次,算是协助警方调查。”
这个请求被接纳,于是,方如花在大约一小时之后,走进了警局,她明艳照人,步伐轻盈,连走一步路,都有着美妙的音乐节奏,警局中所有人都被她吸引,有几个年轻人,甚至忍不住吹口哨,所有人也都可以肯定,她就是今天中午电视播出照片的那个女郎。
但是她当然不是,那个女郎还在医院中。
方如花用她明亮动人的眼睛,望着警官:“好市民应该和警方合作,我可以提供甚么帮助?”
警官望着方如花,目定口呆,讲不出话来。
警官会在医院之中见过那个女郎,眼前的方如花,除了神态绝不相同之外,外形全一样!
警官只是呆了一阵,当然,问了不少话,方如花也一一回答。这些问和答。以后又重复了许多次,不必每次都重复,只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次就可以了。
那次,在场的人有那个女郎、方如花、马进、原振侠、警官男女各一,后来,又来了方继祖。
地点,是在医院,那女郎的病房中。
时间,是在警官和方如花的问答之后,警官找到了原振侠,原振侠一听居然有一女孩子和那女郎一模一样,他讶异之余,建议请方如花到医院来一次。
原振侠先进入病房,他看到马进医生和那女郎,面对面坐着,互相望着对方,那女郎有时还眨一下眼睛,马进医生几乎连眼都不眨。
原振侠走了进来,指着那女郎:“奇怪极了,照片一播出来,人人都说她是一个名叫方如花的女孩子。”
那女郎“啊”地一声:“我的名字叫方如花?”
原振侠摇头:“不,方如花另有其人,已和警方有了联络,据警方说,和她一模一样──”
马进楞了一楞:“那方如花,是甚么身分?”
原振侠的回答,自然也是警方的资料:“音乐学院指挥系的学生。”
马进向那个女郎看了一眼,那女郎看来也散发着艺术气质。
然后,马进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他的看法。马进的看法,和那警官问方如花的问题是一样的。
当男女警官一起陪着方如花走进病房的时候,所有人的神情,都表示着心中的惊讶,而最惊讶的,自然是方如花和那女郎。
任何人,陡然之间,看到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除非是从小就见惯了的,不然,神情就必然和她们两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