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船的船帆满载着风,溯着急流迫近蜀军要塞。水里的木桩阻住军船的进路,加上左右两岸如雨般的箭矢,在一进一退的攻防之中,汉军的先锋部队终于立上了浮桥,放出了准备好的火箭。火势在强风之下一发不可收拾,笼罩了浮桥以至于城楼。在猛火之中,岑彭发动了突进。就这样,有了《后汉书》中“所向无敌”的表现。
在一日中陷落了水上要塞之后,岑彭虽欲一口气攻下蜀国,然却被公孙述派出的刺客所暗杀。在此一年之后,汉军终于将公孙述击毙,报了岑彭的仇,并因此达成了统一天下的伟业。这是发生在西历三十六年的事。
在中国历史上,自力成功地统一天下的皇帝,自秦至清也不过大约十人,因此光武帝与二十八将的事绩应当让更多人所知,并给予更高的评价才是。汉武帝虽为一位英雄君主,然却有滥刑酷杀的倾向,常以无实或轻罪致人死于狱中。此外,他对民政也几乎无甚关心,竟让黄河的堤防决溃二十年以上而不闻不问,造成两百万的民众流离失所、家屋农地流失也不救济。宋太祖赵匡胤则是自先帝手中继承莫大政治遗产的幸运儿,而明太祖朱元璋则以流血肃清,杀死了不少朝野的人才。光武帝完全没有这些人的所为,他之所以被日本所无视,乃是因为和楚汉争霸时代或是三国时代相异,并没有一本广为流传的宣传文书来大吹特吹。像是《三国志》的读者,应当都知道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将敌本阵中的文书加以烧毁,用以安定人心之事吧?其实,这乃是模仿光武帝在讨伐了群雄之一的王郎之后,在其阵中烧去文书的行为。
好了,这次的列表并不是“圣人君子列传”因此其中自然也有一些如问题儿童般的人物,第二十五位的陈汤就可说是其中的代表。他趁总司令官卧病在床的时候擅自动员官兵,而且还假称受命欺瞒部下。当得知事情的总司令官于吃惊之余命令其军队解散时,却被顶了句“事到如今怎能停止?这个没有用的东西,还不赶快下出动命令!”同时还以剑相逼,甚至在作战结束之后,不但穿上了战利品,还要求朝廷尽快给予恩赏,真是个乱来的家伙。不过,他在用兵方面倒真是个天才,决断力和行动力亦非寻常,在前汉末期当上了西域副校尉一职。当时乃是匈奴的黄金时期,郅支单于在西域一带威猛无敌,陈汤领了四万兵力对之全面攻击,在天山山脉周边激战之后,大败匈奴军队,讨伐了郅支单于。也因为这场大胜利的缘故,西域也暂时回复了和平。
在接连下来的战斗中,陈汤曾有与奇妙的敌人作战的经验,那就是以密集队形作战、带有红或金色毛发、青蓝眼睛的重装步兵团。本来匈奴即为骑马民族,但全军皆为轻装骑兵,说到步兵的话,则是由匈奴将支配下的绿洲都市居民或是俘虏所集结编成。因此,陈汤也不免为这特异不同的战斗法所苦。但结果,陈汤还是将之追讨降伏,并于祁连山附近兴筑骊轩城,让他们居住于其中,负责汉帝国的边境警备工作。
这个骊轩城的居民到底是什么来头呢?陈汤在西域之战乃是发生在纪元前三十六年的事,而在经过了两千年后的一九八九年,澳洲的历史学家在兰州大学进行了一场特别演讲,终于将这神秘事件传达于世。根据他的说法,骊轩城的居民乃是罗马帝国的战士。在纪元前五十五年,罗马的执政官克莱斯士率领七个军团往东方进行远征,而在与中世波斯王朝之一的巴尔迪亚军作战时大败,克莱斯士被杀,罗马军亦溃灭。好不容易其中有六千人突破了包围逃出,但他们并没有回到罗马本国,他们的去向成为西洋史上的谜团。看来他们大概是在受波斯军的追击时,往祖国相反的方向——东方——一直前进,最后就进人了匈奴的势力范围中而成为其佣兵部队。目前,骊轩城的遗迹正在进行挖掘调查,看来陈汤与罗马帝国战士们的战斗,在现代的考古学之下,应该很快就能判明了!
此外,虽然并没有列在这次的列表之中,但在十八世纪初,清朝将军也曾经与瑞典军队作战过。这乃是因为在有名的北方战争中,瑞典军的兵士为俄罗斯军队所俘虏,并用在中亚方面与游牧民族准噶尔族的作战。在此,俄罗斯军队打败,瑞典人再度成为准噶尔族的俘虏,并传来了许多工艺及火炮的技术。而当准噶尔族与清军作战时,这支瑞典人部队最终就与清军对上了。听说其中也有再被俘虏而远至北京的瑞典人,只是不知在非己意之下横越欧亚大陆的他们心中做何感想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