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有五千平方公里,根据上一次的人口调查,纽约市内的人口超过两千万。地球上约有八百个城市,每个城市的平均人口是一千万。
每个城市都是半自治的单位,在经济上完全独立,自给自足。它可以把建顶端包起来,可以把四周围住,也可以往地底下钻。它成为一座钢穴,一座巨型的、自给自足的钢筋水泥洞穴。
它的结构非常科学。大规模的行政单位办公区位于中央,而庞杂的居住区方位经过精心设计,另外有纵横交错的高速路带与平速路带穿梭其间。市区边缘则是工厂、水栽植物、酵母培育槽以及发电厂。在这紊乱的体系中,还有自来水管、地下排水管、学校、监狱、商店、能源输送线及通讯系统。
毫无疑问的,城市代表了人类征服环境的极致。人类征服环境的极致表现不在太空旅行、不在殖民到如今以傲慢自大独立自主的那五十个殖民世界,在于城市。
地球上的人,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人住在城市外面了。城市外就是荒野、开阔的天空,少有人能平静自在的面对这种环境的。当然,保留土地是必要的。它提供人所必须的水,提供人制造塑胶和培育酵母所需的基础原料媒和木材。(石油早已没有了,富于油质的酵母成为差强人意的替代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土地里仍然蕴藏着矿物,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仍然被用来种植粮食、养殖牲口。虽然土地的生产效率不高,不过牛肉、猪肉及谷物等高价位产品仍有市场,这些产品甚至还能出口外销。
经营矿物和牧场、开发农场以及引水灌溉等,需要的人力并不多。这一切工作只需远距离监控即可。在这方面,机器人能做的工作比人更多,而要求却更少。
机器人!这真是天大的讽刺。最先发明正电子脑的是地球人,最先利用机器人来从事工作的也是地球人。这些东西并不是最早出现在外世界的。然而,外世界的态度,却总是把机器人当成是他们的文明产物一样。
无可讳言的,机器人在经济上达到最高度的利用,其成果是展现在外世界。而地球上,机器人一向只被用来从事开矿及农耕工作。直到二十五年前,在外世界人的催促激励下,机器人才逐渐渗透到城市里来。
城市是很不错的。除了中古主义者,谁都明白城市是无可取代的。没有合理了代替品。唯一的难题是,它们不会永远这么好。地球上的人口还在不断的增加。总有一天,即使所有的城市竭尽功能,也无法让每个人所获得的热量维持生存的最低标准。
而且,因为有外世界人存在,所以情况更糟。这些早期由地球殖民出去的后裔,住在人口稀少、机器人横行的外太空世界里,享受着奢侈的生活。他们为了确保自己那个空旷宽敞的世界,不但降低了出生率,而且还拒绝接受面临人口压力的地球人向当地移民。而这个太空城到了!
贝莱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已抵达纽华克区。如果他再不起身,那么他就会进入南方的特顿区,穿过那热烘烘的、弥漫着霉味的酵母培育区中心。
这只是测定的时间问题而已。走下螺旋坡道需要这么多时间,挤过站在下层那些怨声不断的人群需要这么多时间,急步走过栏杆通过出口需要这么多时间,跳上减速路带需要这么多时间。
经过这些关卡之后,贝莱准确的站在固定平台的出口处。他从来不刻意去计算自己步伐的快慢。如果他这么做,很可能反而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