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消耗品。虽然那就是现实,但总觉得这其中哪里错了。指挥官专用的装甲车上,基尔伏特面色不快地沉默着。
这一天,七月十八日,新?卡米洛特军的行动区域被薄雾覆盖视野状况并不理想。贝鲁海峡攻防战以来,基尔伏特似乎从未被气象所眷顾。
“要是能在天空飞翔就好了。从空中侦探敌军状况的话,肯定相当有利”
幕僚中的罗赛维茨中佐长叹到。
“我可不想连天空都成为战场”
基尔伏特喃喃自语着,视线转向天空一角。在他视线的彼方,应该漂浮着“奥林帕斯系统”的一部分。设计这个系统之人,或许是正确的吧?这个想法刚刚通过他的心理地平线,基尔伏特就微微皱起了眉头。这真是毫无意义的感伤。就算阻碍了一方的利己主义,也不应该就此美化另一方的利己主义。
十四时二十分,新?卡米洛特军与布阵在莫雷利亚山口的敌军前哨部队遭遇了。兵力对比大概在二十比一。少数的敌部队毫无战意,迅速撤离阵地,与挤在山口上方的大部队合流。就这样,十四时五十分,在迷雾笼罩中,战斗开始了。
“开火!”
余音还未消退,枪声早已四处响起。高密度的火力瞬间将空间埋没,莫雷利亚山口的坡道在子弹洗礼中烟尘飘忽,与雾气混合之后朦朦胧胧地盖住了视野。
Ⅴ
血与火药的气息中,狙击手们的嗅觉达到饱和状态,强烈的刺激让人陆续忍不住打起喷嚏。甚至还有人流出鼻血。即便如此,却依旧热心于不断射击,制造大量死亡的工作。
不可否认在轻易夺取卡路迪那斯丘陵后,新?卡米洛特军有些松弛了。卡路迪那斯丘陵本身并不是要害,因为有琼汰?诺儒特的指挥能力与防御构想,才使得那里成为要害。而莫雷利亚山口怎么看都成不了第二个卡路迪那斯丘陵。在冷静透彻的基尔伏特指挥下,十六时就让敌火力中的八成沉默,前线阵地也推进到山口中腹。可是山口顶端位置的敌军阵地非常顽强,为了攻破那里,罗赛维茨中佐挑起了前进指挥的重任。
基尔伏特对中佐下达了简短的指示。
“保持这个距离,使用迫击炮”
也就是说对山脊线另一面无法看见的敌军,动用迫击炮从他们脑袋上方进行炮击。
“不能让装甲车做先锋强行突破吗?”
罗赛维茨的提案,基尔伏特只回答了一句“无用”并未对理由进行说明。本来,基尔伏特的威信在军中根深蒂固,但此时罗赛维茨却好像着了魔般固执于自己的意见。比起迫击炮,他更想用装甲使冲击莫雷利亚山口,踢飞黑绸带党的枪口。就这样,最后定为由十五台装甲车和二千四百名步兵向山口进军。
黑绸带的游击战术,让凯涅滋·基尔伏特准之流的杰出指挥官都不禁陷入意外的难关。他们在莫雷利亚的坡道上喷水,破坏水道管,使坡道变成“水流阶梯”这是远远无法到达洪水规模的水量,在新?卡米洛特军的军官看来,是一场可笑的儿戏。但一夜过后,他们就再也笑不出来了。敌军使用冷冻机,将覆盖坡道表面的水流冻结,水流阶梯变成了世界最长的溜冰场。
就算想前进,也因军靴底部打滑而不可能。为了不打滑就只能抓住石头等东西,这样一来便无法自由行动。新?卡米洛特的士兵只能被人瞄准,然后被一枪一个放倒。如此郁闷且悲惨的战死大概很罕见吧。
当装甲车想破冰前进之时,黑绸带军再次放水。水流弄湿并冻结装甲车的车轮,阻止装甲车的前进。就在装甲车无法动弹之时,黑绸带军点燃浇下的石油。橙色的火炎化为火龙之舌袭向装甲车。惊慌失措的士兵们一个个跳出车外。火势飞烧到装甲车,点燃了油箱,一声轰鸣装甲车就被炸上了天。橙色的火焰向天空飞舞,车轮燃烧着从坡道上滚滚而下。一片混乱中到处受到攻击,新?卡米洛特军的阵亡人数进一步增加。
罗赛维茨中佐第一次领悟到司令拒绝以装甲车进行强行突破的理由。面无血色的罗赛维茨感到无地自容,没脸再去见司令。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基尔伏特中将派遣的援军到达了。援军张开厚实的弹幕,阻止黑绸带军的追击。一边给己方再次编成队形的机会,一边巧妙地进行后退战。新?卡米洛特军的死伤者因此而意外地减少了,但还是有四百名以上的士兵被留在了这里,永远无法回到母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