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在皇族当中什么地位也没有,原因来自他的父亲赵匡胤曾经如此表示:
“皇帝之子一出生就受封王公爵位,这样不太恰当。没有建立任何功绩,却平白获得高人一等的地位,将来必定恃宠而骄,不懂得体恤部属的辛劳,等到长大成人以后再封王就够了。”
言出必行或许就是赵匡胤备受尊崇的理由吧。
德昭本人也和他父亲一样是个开朗果敢的年轻人,武艺高超又善待臣下与士兵,当叔父赵匡义即位之际,他丝毫没有一句怨言,因此德昭比皇帝更得士兵们的爱戴。
目前的宋朝皇室并未册立皇太子,绝对不是因为皇帝赵匡义仍属壮年,不需要决定继承人,而是从宋太祖赵匡胤以来就是如此。
当宋朝建国之初,天下尚未统一,让一个年幼孱弱的皇帝处理动乱的时局似乎不太恰当。因此才决定皇族依年龄长幼继任皇帝。
目前下任皇帝的继承人顺序如下——
一、赵廷美三十三岁赵匡胤与赵匡义之弟。
二、赵德昭二十三岁赵匡胤之子。
三、赵德芳二十一岁赵匡胤之子。
四、赵元佐十九岁赵匡义之子。
皇位继承人已经排到第四顺位,一旦赵匡义战死,就自动由齐王赵廷美即位。
只不过最受将士们推崇的并非齐王赵廷美,而是武功郡王赵德昭。
赵廷美与他的两位兄长——赵匡胤与赵匡义比较起来,明显欠缺宽宏的器量,也没有建立政治方面的实绩。他并非大逆不道的恶人,只是个养尊处优的青年贵族,因此并未获得积极支持他的势力。
相形之下,赵德昭的声望如日中天,一方面是来自先父德高望重的影响,另一方面他未来的发展也备受众人期待。赵匡义精明干练的统治能力令人望之生畏,只可惜不得人心。
…从皇帝御前告退之后,曹彬不住地叹息。
“万万没有想到向来冷静果断的圣上会如此失控。”
“这次败战…”
曹圯话才出口,连忙修正道:
“这次战役是否令圣上大失所望?”
“还是那句老话,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失败了,日后东山再起并非难事,更何况毫发未伤的士兵人数还有二十万以上。”
“这么说是否要说服圣上再度迎战?”
“不准胡说。”
曹彬斥责儿子的声音听起来有气无力,身为枢密使的父亲带着沉重的语气向一脸棘缩的曹圯说道:
“我们只要在此阻挡敌人南犯即可,敌将耶律休哥若是聪明人就不会穷追猛打。最重要的是护送圣上回京,接下来才是问题所在…”
Ⅴ
涿州城内,有个少年正仰望着迅速笼上一层夜幕的秋日天空,身上是江湖艺人的打扮。
“…总觉得到处弥漫着讨厌的‘气’。”
白龙王蹙起眉心。
他毫无惧意。以白龙王的为人,情况愈危险愈令他振奋不已,也因此被他的长兄青龙王视为“惹祸精”然而这一天白龙王完全没有雀跃的感觉,他所感受到的是一股阴郁沉闷的氛围,与白龙王的个性背道而驰。
“看样子化身成人之后,灵力也受到限制无法发挥,我找不到这股邪恶之‘气’的源头在哪里。”
他微踞着身子,抚摸狐狸的头。
“胡仙你看得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