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已有提过,李灵通的是祖传的药学之
,虽然也学过针灸之术,却并不似药学那般
,然中医之
,若想快速的发挥疗效,唯一的办法就是针灸。
而周主更是在辽军攻击最凶猛的时候,不顾箭矢之险,亲临关上指挥,众将士们一见天亲临,军心大振,皆愿死战以报国家,在周军誓死抵抗之下,辽军不得不在渝关前留下数千
尸
后仓促而退。
自从李灵得到了《针鬼针经》之后,一有空闲便细细研习,更与已知的针灸之术相互映证,虽然时日很短,但却也是颇有收获和领悟,要以针灸之法医治痢疾却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先以四寸毫针由曲池刺
,
度以透到少海
为度,以提
捻转相结合的方式用针。然后又在天枢、上
虚、合谷三
位,以两寸毫针直刺,留针约半个时辰,如此反复用针,每日两次。
李重乃是侍卫军都指挥使,手下率领着周军禁军四大主力中的两支,他这一患病,对周军的战斗指挥自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神鬼针经》中有载,白痢大来,赤痢小
来。这曲池用是大
经合
,少海乃是心经合
,天枢则为大
经募
,上
虚却为大
经下合
,
据“合治脏腑”有原则,针刺曲池透少海,刺天枢、上世虚可通调大
腑气,使气谳而
化滞行,以利排通。如此施针,不但能控制症状,且疗效显著,施针不过两日,李重
之病便大为好转。
痢疾的一般治法最少也得休养个五六日,但李重份特殊,乃是周主的左右臂膀,
下形势困难,自是不能一日离开李重
参赞军机。周主知李灵医术超凡,遂令他无论如何要尽快治好李重
。
辽兵的凶猛攻虽然被击退,但周军也是死伤惨重,最要命的是那李重
也染上痢疾之病。
经过李灵的这番辛苦忙碌,周军中的痢疾之疫总算是得以缓解,军心渐安,士气有所回升。
李灵一边要照顾痢疾之患,一边又要医治受伤的士卒,似他这般作为的禁军级将领,只怕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无人能及矣。
他的第三项措施却是推行分餐之法,虽然我国不习惯于这西式的用餐之法,但此法确实可以有效的避免疾病的传播,更何况此时乃是危难之时,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日后能否一直在军中推广下去,那却是后话。
李灵的第一项措施,便是将各营中得病的士卒隔离开来,在渝关外远离源之
另立一座病营,以汤药治之,衣
鞋袜皆以沸
消毒,待病情痊愈之后才可重回渝关。
那关外的辽军探知周军中痢疾行,遂日夜不停的对渝关发起猛烈的
攻,以图趁此大好良机一举拿下渝关。周军众将中虽然分有两派,但当此危难之时,却是同仇敌忾,殿前军与侍卫军各释前嫌,并肩作战,奋力击退了辽军一次又一次的猛攻。
自古传有四害之说,这四害乃是苍蝇、蛆、老鼠、蟑螂,乃够除此四害的中草药甚多,诸如大皂角、天南星、
茛、
豆、黄莲
、断
草、白狼毒等。李灵命将
制好的药剂洒在营帐角落之
,每两日清扫一次,然后再重新洒上,如此一来,四害大减。
第二项措施便是灭蝇。
李灵细细诊视过李重,遂决定以针灸之法对其施治。
着随军大夫们奔走于各营之间,比之守城将士们还要忙碌。
李灵在关内,虽没有亲
见到关前战况,但听得炮声昼夜响彻,白日里狼烟
,夜晚时火光冲天,受伤的士卒接连不断的从关上抬下来,料想关上的激战必是空前的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