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厂。现在孟杰出门,已经很少让蒋东开车了。而是让机器人来当司机,这也是孟杰为云二运见的安杰不仅将机器人带在了身边做司机。清然刚车也做了一些改装,里面也放置了一些小装备,这些当然都是为了以防万一的准备。
孟杰一边和马哲闲聊着在学校时候的一些往事,一边问一些其他同学的近况。这样边走边聊,时间倒走过得飞快,一行人很快就到了电池厂。
“这是特里人生物有限公司啊。难道这家公司是孟先生您开的?”同行中的一今年纪在二十七八。身材苗条的女孩有些惊讶的问孟杰。通过刚才马哲的介绍,孟杰知道这个女孩叫周慈彦,是华夏经济报的记者。看她的神情。倒是听说过特里人生物有瑕公司的大名。
“是我开的公司孟杰点头承认道。
“真没有想到啊,原来这家公司是孟先生您开办的。”周惠彦看着孟杰,又看了看马哲,周慧彦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听到周慧彦所说的话,再看到周慧彦的神情,其他人都感觉到了孟杰的这家公司一定与众不同。
这些人大多都是报社的。察言观色的本领自然不差,看到周慧彦称呼孟杰的语气,都能够猜测出肯定不会是什么负面因素。只不过这时候明显不方便问周慧彦,已经有人想到了,一会找个机会,偷偷的问一问周您彦,看起来周慧彦一定是知道一些关于这家公司的事情。
同样是报社。由于定位的不同和售范围的不同,彼此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像马哲,王强这些人。属于都市类报纸的记者,因为报纸基本上只在一个城市售,所以更侧重的是本地城市一些都市生活方面的资讯。即使是涉及到一些时事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新闻,也是简略的报道一下。所以他们对于本市以外的事情的关注度并不高。对于特里人公司,也仅仅有一2个人隐约好像听说个这个名字,但是具体的情况就想不起来了。毕竟这些人大多都有自己的汽车。当然对于电动自行车电池行业不大了解了,至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电池,都是打着各个公司自己的名字,绝对不会提起特里人生物有限公司的,所以这些人不大知道特里人生物公司也很正常。
而周慧彦供职的是属于财经类的报纸,而且华夏经济报是全国行的,所以周慧彦对于经济方面的消息很敏感。知道的也很多。前一段时间电池厂和联合科技签署的合同。并没有大肆宣传,除了圈内人以外,外面的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即使是圈内人。也只是知道事情的大概,对于其中的详情,也不是很清楚。毕竟双方都不想大肆宣传这样的事情,电池厂是想着低调展,另外几家公司是觉得这样的合同有点**份。毕竟电池厂名不见经传,自己却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当然也不愿意高调宣传了。只不过这几家公司都是国外的上市公司,所以在公报中做了简报,这才让一些圈内的业内人士知道这件事情。
周慈彦作为财经记者。加上驻地就在本省,所以知道这件事情。知道清河市竟然潜伏着一家这样的企业。只不过电池厂一向很低调,根本就不接受任何采访。加上电池厂也没有什么黑幕或者内情可以挖掘,没有多少轰动新闻效果,又不做广告,所以很多媒体都不大关注电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