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新与旧 > 新与旧(2/4)

新与旧(2/4)

城楼上另外还驻扎了一排正规兵士,担负守城责任。全城兵士早已改成新式编制。老战兵却仍然用那个战兵名义,每到月底就过苗防屯务去领取一两八钱银,同一张老式粮券。银作价折钱,粮券凭券换八斗四升。他的职务是早晚开闭城门,亲自动手上闩下锁。

——鬼神在上,为我好好招来!

(民国十八年)

战兵年纪正二十四岁,还是个光魄健康,生活自由自在,手面又好,一切来得得,对于未来的日,便怀了光荣的幻想。“万丈楼从地起”同队人也觉得这家伙将来不可小觑。

他会喝一杯酒,因此常到杨屠案桌边去谈谈,吃猪脊髓汆汤下酒。到沙回回屠案边走一趟,带一个羊或一副羊肚回家。他懂得,因此什么人生疱生疮托他找药,他必很城去为人采药。他会钓鱼,也常常一个人城到碾坝上长潭边去钓鱼,把鱼钓回来焖好,就端钵到城楼上守城兵士伙里吃喝,大吼几声五魁八

这样一件事情,当地市民同刽手,就把它看得十分慎重。

时代有了变化,宣统皇帝的江山,被革命党推翻了,前清时当地著名的刽手,一气用拐刀团团转砍六个人不连所造成的奇迹不会再有了。时代一变化“朝廷”改称“政府”当地统治人民方式更加残酷,这个小地方毙人时常是十个八个。因此一来,任你怎么英雄好汉,切胡瓜也没那么好本领得下。被排的全用枪毙代替斩首,于是杨金标变成了一个把守北门城上闩下锁的老士兵。他的光荣时代已经过去,全城人在寒暑替中,把这个人同这个人的事业慢慢的完全忘掉了。

城下是一条长河,每天有无数妇人从城中背了竹笼城洗衣,各蹲在河岸边,扬起木杵捣衣。或个白白的脚肚,站在中冲洗棉纱。河上游一有一列过河的石,横亘河中,同条蜈蚣一样。凡从苗乡来作买卖的,下乡租上城算命的,割草的,贩鱼秧的,跑差的,收粪的,连牵不

——战兵杨金标,你岂不闻王犯法,应与庶民同罪?一个战兵,胆敢在青天白日之下,持刀杀人!

——青天大人容禀…

手砍下一个人,便可得三钱二分银。领下赏号的战兵,回转营上时必打酒买,邀请队中兄弟同吃同喝,且与众人讨论刀法,讨论一个人挨那一刀前后的,并摹拟先前一时与县正堂在城隍庙里打官话的腔调取乐。

于是喊一声打,众人便揪成一团,用筷砍起来。

——青天大人容禀…

大六月三伏天,一切地方得同蒸笼一样,他却躺在城楼上透风打鼾。兵士们打拳练“国术”得他心时,便也拿了那个古董盾牌,一个人在城上演“夺槊”“砍拐”等等老玩意儿。

他年纪已六十岁,独住在城门边一个小屋里。墙板上还挂了两盾牌,一副虎双钩,一枝广式土枪,一对护手刀——全帮助他对于他那个时代那分事业倾心的宝贝。另外还有两钓竿,一个鱼叉,一个鱼捞兜,专为钓鱼用的。一个葫芦,常常有半葫芦烧酒。至于那把杀人宝刀,却挂在枕上。(三十年前每当衙门里要杀人时,据说那把刀先一天就会来个预兆。一了民国,这刀既无用,预兆也没有了。)这把宝刀直到如今一拉鞘时,还寒光人,好象尚不甘心自弃的样。刀上还留下许多半圆形血痕,刮磨不去。老战兵日里无事,就拿了它到城上去,坐在炮台那尊废铜炮上,一面晒太,一面挲它,赏玩它。兴致好时也舞那么几下。

尤其是那四十下杀威,对于一个刽手似乎更有意义。统治者必使市民得一印象,即是官家服务的刽手,杀人也有罪过,对死者负了责任。然而这罪过却由神作证,用责可以禳除。这件事既已成为习惯,自然会好好的保存下来,直到社会一切组织崩溃改革时为止。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